就是一根棍子。
禅杖,顾名思义,就是和尚用的“杖”,那啥叫“杖”呢?很明显嘛,就是粗一点的棍子。——我们都知道,古代用棍子打屁股的刑罚,就叫做“杖刑”,今天还说“擀面杖”呢。
那禅杖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干什么的呢?
这个在佛经《十诵律》中,有非常明确的说明。
《十诵律》中说,和尚们在打坐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打瞌睡,——这是理所当然的嘛,又不是每个人都佛性深种。于是佛让他们独自一个人在房子里打坐,结果也睡着了,让他们众人在一起打坐,也睡着了。没办法,佛就告诉大家:谁再睡觉,就端一盆凉水浇他,“佛言,听水洗头”,可是用盆子浇水时,有时候盆子掉下来,砸到和尚头,很疼的。佛就说了:“给盆按个把”,于是就用带把的盆浇水。可是老浇水也不是办法,弄得浑身上下湿乎乎的,于是大家又改进了办法,谁再睡觉就用棍子捅他。佛一看,说这个办法好,于是决定了,就用棍子捅。可是棍子头是尖的,捅来捅去容易把衣服捅破,于是佛就说了:”用布把头包起来“,这样就不怕了。棍子掉地上,“当啷”一声,佛一听这不行啊,于是说:“把下面那头也包起来。”
——于是,这种两头用布包起来、专门用来捅打瞌睡的人的棍子,就叫做禅杖。
在另一本佛教基础知识介绍的书《释氏要览》里,是这么介绍禅杖的:“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到后来,禅杖就不限于和尚做功课时捅睡觉的人了,而是成为了和尚日常使用的工具,也就不再用布包头,不一定用竹苇做的了,也有用木头做的,那就成了木棍,事实上也就有了杀伤力,被和尚在外行走时用来防身。
至于鲁智深的禅杖,古代人是没有疑问的,这个在古版《水浒传》绣像中看得很清楚。、
这是明代芥子园版的《水浒传》,这是其中野猪林一处的绣像,你看鲁智深手里拿的禅杖,就是一根木棍,——当然仔细看,就会发现棍头上有一个小月牙,这也是古代和尚拿的禅杖上很多都有的一个小配饰,估计没有什么杀伤力,就是个装饰。
关于禅杖上的这个小月牙,清代小说《女仙外史》中有很好的描述:
和尚恐露出本相,便嚷道:“待我自走!”立起身来,提了包裹,卷起蒲席。有一条藤缠的禅杖,杖头上有个小月牙儿。把总喝问:“是什么军器?”和尚道:“老爷嗄!是僧人挑行李的木棍。”
你看在这个小说里就明确说了,有的禅杖头上有个小月牙。但这显然不具备杀伤力,否则和尚就不能以“挑行礼的木棍”来辩解了。
至于鲁智深的禅杖,我们还可以再举个例子:
这也是明代,富沙刘氏刻板的《新刻全像水浒传》,鲁智深大闹瓦罐寺一回,你看这里鲁智深拿的兵刃,干干脆脆就是一根棍子,连月牙都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