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卒的回答
又是张主任啊,正好今天在头条也看到了一篇张主任的,发上来给诸君瞧瞧:
给你们精彩摘录几段:
“我们也看到大量病人的重症确实是由于病毒性肺炎造成,多发生在脆弱人群,比如65岁以上老人、肥胖、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等,但最可怕的是,没有明显基础病的病人,也可以引起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在曹彬分享的四个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病例中,就有一位50岁无明显基础疾病的男性,还有一位48岁男性接种过三针疫苗,但有肥胖和十年高血压病史。
注意,就算没有明显基础病,也可能引起肺炎,当然我承认这是实话,我们接下去往下看:
这意味着在疾病不同阶段用药不同: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尽快抑制病毒复制,将显著减少细胞和组织损伤,是治疗的关键点;
要“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尽快“抑制病毒复制”是关键点哦,至于哪款药是“早期使用”能“抑制病毒复制”(晚期就卵用没有了)的呢?你猜?
算了,不让你们猜,继续摘录:
曹彬列举了一系列临床试验数据,总结出已上市的几款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莫努匹那韦适用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症患者;瑞德西韦还适用于重症但不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已在日本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Ensitrelvir适用于非高危的轻/中症人群,三期临床试验证明,可显著缩短核心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显著降低病毒载量,而且比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有更少的药物相互作用。
这里的利托那韦,就是辉瑞三千一盒的“神药”,瑞德西韦也是;
说实在的,你推荐利托那韦也罢了,你推荐瑞德西韦是什么鬼?瑞德西韦的三期临床被锤成什么样了?
曹院长,这可是你当年自己锤的,今天这是拿了多少好处费,能昧着良心来推荐?
至于国内的药呢:
而谈及已在国内获批的阿兹夫定,曹彬认为,其机制和靶点目前不是特别清晰,且临床研究结果至今尚未发表,和上述抗病毒药物相比,临床证据链还不够充分。
一句话概括,虽然国内批准了,但是这破药没啥证据有效……;
你觉得自己感觉还行,不用吃药?
那我们文宏主任给你补刀:
张文宏说,流感的抗病毒治疗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才能有效降低住院和ICU风险,而其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冠治疗在3天以内、5天以内或超过5天,最终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文宏和曹彬一样注意到,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如果缺氧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纠正,病人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张文宏强调,一定要将发现重症风险的关口往前推,建议居委会或企业可以给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送一个脉搏血氧仪。
不要感觉不重就可以不吃,你可能已经很重了还没感觉到……;
知道图穷匕见是什么意思了吧?
天天三块钱核酸太贵,掏空医保;
这不,便宜的只需要3000一盒的只能“预防”轻症转重症的神药,曹院长和张主任现在来亲情带货了;(注意不是100%预防,就是你吃了也死了,那也算运气不好,当然我承认利托那韦的三期临床效果还不错,我记得百分之八十几的有效率)
大号感冒派们,不一人来一盒大号新冠感冒药嘛,只要3000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