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踢小编的回答
因为种种原因,原本定于3月20日出街的报道被搁置了。
当天下午,中国足协的第二批名单出来,我如释重负,也有点“颓”——中国足球的落后是全方位的,包括作为旁观者和记录者的我们。
名单里面,深足在列。但俱乐部人士以及几位跟队记者老师都还在提醒和强调——清欠名单不等于准入名单。
现在说深足“活下来”了,还为时尚早。
为了那篇报道,多位深足忠实球迷接受了我的采访。感谢他们,他们向我提供了这些值得被铭记的语言和感情——尽管有些话语,在中国足球和中国社会的语境下,会过于情绪化和“真诚坦白”,我不得不进行了必要改动。
现在,就借着这个宝贵的平台,我把这些话语都分享出来吧(按照采访时间顺序)。
1、谢勇
(3月14日)看到卡尔德克发的消息,说深足可能在3月20号解散的时候,我还在香港。当时我自己公司还有事情要处理,但立刻就感觉坐不住了,内心非常忐忑;赶紧就把事情交给了公司员工,赶着上午10点的高铁从西九龙回深圳。我要一路杀到俱乐部了解情况。
到俱乐部已经1点钟了,早饭和午饭都没吃。得知俱乐部还在“抢救”,松了一口气,但也捏了一把汗。
我和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有些交情,知道深足这两年的困难,他们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希望政府部门、深圳企业、市民能够关注、了解深足的困难,给予一些帮助。深圳大企业不少,但目前除了深投控,没有其他企业站出来拉深足一把。我个人有些痛心——这两年,我通过购买俱乐部的产品来支持俱乐部,总额都超过20万元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力所能及地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深足。
佳兆业入主深足这几年,应该说球队起色非常大,从中甲重返中超,2021赛季还取得了中超第6名,给我们球迷带来了很多快乐。
深足现在的困境是前几年“金元足球”的后遗症。也是因为佳兆业突然出现资金链紧张(事前几乎没有预兆),因此俱乐部财物健康状态急转直下,以至于欠薪、欠债。
据我了解,深足现在的债务在2亿元左右。客观来讲,在母公司财务健康的时候,这并不算是一个特别大的数字。我从媒体上了解到,上海申花的债务也不少,比深足甚至还多,但人家成功股改了,债务也一起解决了。我衷心希望也相信深足也能股改成功,换一种活法。
无论前路如何,我个人一定会长期支持深足。这么多年来,我除了到主场看球,随球队客场远征,还经常参加俱乐部的各种官方活动。特别是我女儿,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深足球迷。
每年过生日,她都穿着俱乐部送给她球衣礼物。我和我的女儿,以及无数深圳球迷,一定会跟深足一起坚持下去,一起成长。
2、阿简
这段时间太难了。知道俱乐部这种情况,也不好意思向工作人员打探,每天基本上都是手机刷新闻——睡不好,很晚了还在惦记,是否能有好消息出现。正好前段时间深圳与石家庄有场热身赛对球迷开放,就特意过去西丽基地看看。也不是为了看球,主要是想见见面,聊一聊。
当时,看到熟悉的球员、俱乐部工作人员,感慨颇多——我跟深足30年的感情,如果说俱乐部今年说没没了……哪怕是心里有这个念头,真的就很心酸!
我们深圳市球迷会跟俱乐部的感情,就是30年的鱼水深情。深圳足球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和积累,这种感情是不可磨灭的。正因为这份感情的存在,所以这段时间一直与其他几家球迷组织密切沟通,大家一起想办法,如何为留住深圳足球这颗火种做点什么。
对于传闻中2个亿的欠款,我们作为球迷的确无能为力。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呼吁政府施出援手,从政策和资金方面解决联赛准入这个难题,切实推动股改加快进行。于是,我们就有了写倡议书这个想法,七家组织一拍即合。
(3月9日,署名为深足球迷的一封《致全体深圳市民的倡议书》开始在网上传播,呼吁深圳市民齐撑深足。深足俱乐部官博也对于球迷的这份倡议书表示了感谢。)
深足目前这种状况,与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投资人的经营出现问题,俱乐部不可避免受到牵连,加上中国足协的多种问题爆发,以及三年疫情的影响。其实不止足球项目,很多行业也都或多或少出现很多问题。
佳兆业的管理确实存在严重问题,三任总经理被查就说明了很多——10来名外援同时存在、基本半年更换一次主教练、老深足人员全部被排除在外、人员流动频繁……我曾多次向俱乐部董事长麦帆提出,应该多用老深足的队员(教练员),他们对球队都非常有感情;可俱乐部从来都不听,令我觉得失望。
个人建议,未来以政府牵头,同时吸纳8-10家企业入股深足。每家企业投入不至于太高,风险分散;万一其中有企业退出,也不至于让俱乐部伤筋动骨。
关于当下的准入问题,我祈祷深足好运!
3、老孙
倡议书,是深圳几个球迷组织集体商议决定的。
我们球迷联盟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是真心希望我们这座城市能够保住自己的中超球队,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再为某企业背书,替他们给政府施压。眼看中国足协准入这条“生死线”临近,我们作为负责任的球迷组织,这时候不发声就愧对球迷;但我们也要求倡议书当中不能出线某企业的名字。
我个人来说,对深足也真的是又爱又恨!爱,因为足球这项运动,因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恨,是因为俱乐部的操盘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各种空头口号、各种短视行为,深深伤害了深圳球迷。只要深圳足球好,只要中国足球好,这就是我长久以来最真挚的感情!
在等待深足准入的这段时间,我个人并不是非常担心。因为我深信深圳市政府能够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坚信。我的能力有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与球迷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开解他们的焦虑情绪。为了能和大家面对面沟通交流,我们近期还组织了两场球迷足球赛,一边踢球,一边交流,顺便把心里的郁闷之气都撒在球场上。
4、赤膊帝
时常想哭的心情,难以启齿。尤其看到山东球迷董大姐为深足“加油!加油!加油!”的视频,背景音乐配上赵雷的《我记得》,更催人泪下。想起,阿皓同学发的文章《深圳队,活下去!》写道:“当中超各俱乐部球迷纷纷声援我们的时候,眼泪都止不住,希望深圳队能够坚持下去!深圳足球加油!中国足球加油!”
(近期,各大球迷群里面,流传着《因为深圳不能没有足球》的系列视频,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代表为深足送上祝福。)
真的,深足现在需要各方伸出援手。深足曾经代表了一种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竭尽全力、永不放弃的“深足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深圳人。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说,深足与我们隧道公司的浮沉轨迹,惊人地吻合:
1994年1月,深足成立;同年7月,盐田港集团全资收购吾隧;同年10月,我来到深圳,入职吾隧。
1997年,平安保险集团全资收购深足,深足当年获得甲B联赛亚军,升入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甲A;同年1月,盐田港集团将吾隧50%股权转让给香港达佳集团,合作建设下行(东行方向)隧道,并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建成通车。
2004年,深足获得中超元年冠军;吾隧年收入创历史最高的1.5亿元。
2008年,深足几乎解散,最终通过市足协托管而保留下来。同年7月4日,深盐二通道开通后,吾隧收入急剧下降,数十名员工与吾隧依法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011年2月22日,深足聘请名帅特鲁西埃,签了份3+2的合同。即如果前3年带队理想,再续签2年;同年3月30日,梧桐山隧道取消收费,吾隧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获得梧桐山隧道未来3-5年的管养工作。但当年深足降级,吾隧收入锐减……
世事不尽如人意,但我总认为,有了深圳这座城市主场,才可能有我们自己的小家。来到深圳的这28年里,我一直以博客、微博、百度贴吧或微信,在分享我的切身感受,分享对深圳、对深足、对亲人的深情厚谊——尤其是对深足,她是孤独时陪我最久的,相信她还将一直陪我到生命的尽头。
(赤膊,2023年3月16日于沙头角梧桐山下)
5、野鬼
“深足解散”的消息在网上疯传,很多外地球迷找我了解情况。他们对深足的关心和不舍,是非常真诚的——虽然大家在赛场上是竞争对手,但毕竟深足从1994年开始就在中国足坛摸爬滚打,也给外地球迷留下了很多酸甜苦辣的回忆。
在交流过程中,我就建议他们,是否可以把想说的话用视频的方式,也传递给更多人。我相信,球迷与球迷之间是有共鸣的。哪怕以前在看台上互骂,骂得再凶,到了球队生死存亡的这一刻,就算是一块石头也会感情的!
(在野鬼的组织下,北京、上海、山东等全国各地球迷,录制视频为深足送上祝福。这些视频网上广为流传。)
我个人这段时间,几乎每天起床和睡觉的时候都会看看球迷群和网上有没有深足最新消息。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法庭上等待被宣判的犯人一样。
面对这次危机,我们作为球迷没有太大的能力去改变最终的结果,但是我们没有选择“等死”,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行动起来,倡议书也好,祝福视频也好,无非就是想方设法,让深足“活下来”的这百分之零点一的机会变大。
深圳不能没有足球。深足已经成立29年了,在深圳这座新兴城市,除了极少数的建筑,还有多少东西拥有29年历史的?就算是放眼全国,中国足球94年职业化到现在,依然存活的球队还有几支?
29年来,深足球员、教练员、投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球队名称、队徽改了一个又一个,但是球迷还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们一直在站在这里,陪伴深足,从黑发青年到成为白发老人……至少在我身边,这样痴情的深圳球迷比比皆是!
所以我一直在说,深足应该是这座城市的财富,而不应该是这座城市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