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饭爱可乐的回答
“32位真彩”指的是RGB+alpha透明通道,对应的是操作系统或者程序的画面,也有一些图像格式包含,windows里的24和32都是8bit量化精度,常规意义上的8bit的照片和视频还是RGB 8bitx3=24bit,10bit对应的是30bit,24或者30代表的是一个像素(包含3个子像素)的总数据量。
Alpha通道:
阿尔法通道是一个8位的灰度通道,该通道用256级灰度来记录图像中的透明度信息,定义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区域,其中白表示不透明,黑表示透明,灰表示半透明。
当对应 RGB 颜色时,Alpha 会叠加到颜色上面;只有当 Alpha 通道是255时,才是其真正的颜色。比如 RGB = #FF0000 时,Alpha = 255,则才是全红。
实际上win10早就不用32位颜色的表述了(列出所有显示模式里倒还有),只有老旧的N卡控制面板还在用。
256色-26万色-16.7百万色.....多少色的说法本身有一定问题,只是一个便于普通人理解图像“量化精度”的方法,也没见过有人会把16bit音频说成多少个“音色”....更高的量化精度是为了减少失真。
8bit量化精度好比一把有200个刻度的20cm尺子,大多数人觉得精度够用,以前的256色、26万色都是在尺子长度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刻度的数量。
但对于HDR+广色域,相当于尺子变成了2米,还是只有200个刻度你会觉得精度不够的。
参考HDR 转换函数PQ的定义,人眼的观看能力是2米而不是20cm。
(以上比喻是为了便于理解)
当然,在各项参数的提升中,色深的提升感知程度是最小的~如果你看到了明显色阶,那大概率也跟色深没关系~除非是6bit面板...
貌似可以接着这个比喻来解释线性与非线性,对于视频而言,低亮度的刻度比较密,靠近高亮度的刻度比较稀疏,既照顾到人眼对低亮度变化的敏感性,又不会需要太多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