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or的回答
因为高考是统一选拔性考试,尽管各个省份之间存在差异,但是选拔性一致。如果站在一个平均水平或者中位水平的学生角度而言,大部分题目就是难的。
而大学的考试不是,大学考试是资格性考试,你考过了,你就有毕业的资格了。
不同学校的毕业资格是不同的,难度也是不同的,而难度期望已经在你入学的时候确定了,而方差也变小了,所以体感上就是考试或学习的难度和你自身水平更接近了。
也就是说,[45,50]的这批人,重新构成了一个正态分布。
以前所有人在一起竞争,你能遇见超出你水平50分的题目,所以觉得难。现在你可能觉得会有难题,但是不会出现太难的题,最多超出你的水平15分,其余的题一般不会被用来考核这个区间的学生的。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简单了,而如果回到考研,所有人的难度又保持一致了。
更具体的说,比如这是清华大学的期末考试题
这是某某某某学院的高数期末卷
两者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
鉴于评论区有人说清华的简单,确实是这样,第一学期的微积分能难到哪去。
真要说难还得看语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