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禾的回答
因为心虚。就算买得起奢侈品也觉得心虚。就算已经很有钱了也会觉得心虚。
这种心虚在心理学上叫做“冒牌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苏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是指个体按照世俗标准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却把这种成功归因为外部因素,他们没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
在奢侈品消费的情境下,就是说就算自己已经买得奢侈品(不包括贷款买),有勇气走进奢侈品店里去看看,但是依然觉得自己“配不上”店里陈列的奢侈品。
有国外学者通过7组实验发现,这种感觉与自卑感无关,而与心理资格(Psychological enforcement)相关。所谓心理资格,就是觉得自己值得拥有世界上一切好东西,不管自己是否做出了什么成就或者是不是真的牛逼,就是觉得自己配得上好东西,要是当年登上了泰坦尼克号,也是应该坐上第一艘救生艇的人。
心理资格高的人,买奢侈品可以心安理得。
反之,心理资格低的人,就算狠下心把奢侈品买下来了,也难以摆脱一种自我不真实感(Self-inauthenticity),每次把奢侈品拿出来用都觉得不自在,奢侈品买回去也是吃灰。这种感觉并不止出现在普通人身上,研究者找来的最后一组被试是货真价实的美国富婆,这些富婆用奢侈品一样会感觉到心理压力。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心理资格的高低和现在赚多少钱关系不大,反而和童年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关性很大。也就是说,就算你是个白手起家年薪百万的富一代,也难以摆脱童年贫困给你带来的一种“我不配”的感觉。而从小生长在优渥环境里的富二代,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会感觉非常自然。
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能在买奢侈品这件事情上得到快乐。
参考文献:
Dafna Goor & Nailya Ordabayeva & Anat Keinan & Sandrine Crener & Eileen FischerEditor & Linda L PriceEditor & Pankaj AggarwalAssociate Editor, 2020. "The Impostor Syndrome from Luxury Consump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l. 46(6), pages 1031-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