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科技坊的回答
AI级别的家电,最普及且最让人接受的应该就是扫地机器人,有扫地机器人的家庭基本上能告别打扫地面卫生的烦恼,我家用的云鲸J3,来看看它的智能表现:
首先来看它的基本配置和外观方面,云鲸第三代机器依旧维持了上一代的美观程度和轻奢质感对于基站和机器人的整体设计没有太大改变。
但是能看到基站两侧增加了内置把手,这样也能方便移动。具体来看一下内部的结构。
首先是边刷和吸尘部位。这次云鲸也能够提供大吸力来解决地面的干垃圾问题。
其次就是拖布模块,拖布模块是直接安装在机器上的,不用来回更换,并且用手摸一下它的拖布材质,柔软植绒质感也能够实现脏污吸附。并且通过手机app就能轻松设置5种清洁模式,五种清洁模式分别是鲸灵托管,单扫模式,单拖模式,扫拖同时和先扫后拖。
这次升级的鲸灵托管模式是我最青睐的了,因为之前可能还需要在手机上控制扫地机器人的行进路径等等,但这次云鲸独创了鲸灵托管模式,能够对每一个房间进行自主判断,并且最后还可以实现视频清洁报告的生成。
在行走过程中就能够判断当前区域的脏污情况,并且做出系统预算,自主判断并执行“地 要拖几遍,智能复拖。
在回到基站之后污水识别系统检测回洗拖布产生污水的色度 和浊度判断本次拖地区域内的脏污程度智能调节洗拖布 。
在测试过程中,能够明显感觉到鲸灵托管模式的智能程度,毕竟它在开启之后就不用过多的人为操作,直接等待即可设置好对应的房间,就能够坐等清洁效果了。
在测试过程中,也有一些对应实验,比如说在鲸灵托管的时候设置一部分大幅度脏污的面积,这样它在清洁一遍过后,第二遍还是会对应的去处理的,能够智能识别地面的脏污程度。
其次就是它还会根据污水箱反馈的污水进行整体清洁力度调整,这样就不用担心清洁力度是否够用,直接就能够智能监测对应的清洁需求,智能调节拖布清洗时间。
等到清洁完毕就可以得到一份清洁报告,全方位知晓本次家中的清洁状态。鲸灵托管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有观察过它对家中墙边清洁死角的处理,我发现它在以独特的扭屁股前行方式,对这些贴边的地方进行妥善处置,这样就不会留下清洁死角。
对一台扫拖一体机器人来说,清洁能力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要对它来进行实验一番,首先是干垃圾清洁,在清洁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它的大吸力和边刷的清洁容纳性。
因为本次干垃圾有大颗粒的猫砂,还有小颗粒的细沙,在清洁过程中,清洁一遍过后,地板上就没有任何残留了,所以可见,云鲸的3000pa 大吸力实力还是很强的。
再来看下它的拖地功能,因为拖布有旋转加压设计,所以遇到湿垃圾也能一网打尽。有些扫拖一体机可能没办法完善处理,这是因为清洁的力度不够大。如果换成云鲸J3的7N和12N的地面加压,就能够想下图一样,轻松解决。
看完清洁能力实力之后,下面来看一看它的清洁模式都有哪些?因为这次拖布模块是跟主机绑定的,所以在清洁过程中需要带着头部模块走来走去,可以看到,如果碰到地毯的话,下面的拖布模块就会抬升起来,紧用边刷进行清洁,这样就不会对地毯造成多余影响。
并且它在回洗过程中也会自动抬起托部,防止对地面产生二次污染。
如果是扫拖同时 的话,就会抬起一侧边刷。
云鲸的建图速度还是很快的,拿到家之后设置好基站主机的位置就可以开始建图了,整个流程也不过三分钟就能够对屋内外的大大小小角落以及空间有一个明显的规划,还可以区分出各个空间的构造。
可以看到,它在这个小走廊的时候,就是直来直去地进行清洁,不会落过每一个角落切换到这种桌角区域,就能够利用延边扫拖来对这些边边角角进行彻底清理,这也算是精细化清洁的一步了。
因为我过些日子还要搬家和出差,所以就没有设定自动上下水模式,本次体验的是水箱版本,在使用过程中同样能够感受到它的智能性,除了不能自动上下水之外,其他的都比较让人放心,平时我只需要加满清水乡把污水箱倒掉即可。等到以后家里面的环境稳定了,就可以再预约云鲸的售后上门,把它换成自动上下水模式。
机器人在检测到脏污程度或者是行进过程中到达一定距离,就会进行自动回洗。有一次我在家的时候就观察了它的整体回洗时间,洗拖布的过程还是很细致的,然后能够通过它的可拆卸清洗肋对水分进行清除,再次出发。
等到最后清洗完毕之后,它就会进行深度细致的突破清洁,同时用40度的热风烘干进行最终处理,这样就不用担心清洁完毕之后拖布上会有污渍残留,或者是没有及时处理拖布而产生的细菌残留问题。
总的来说,这款云鲸还是带给了我很多惊喜的,平时需要两个手才能够倒掉的橙尘盒,现在单手就能够进行操作,如果不想使用手机APP的话,基站上面的触控彩屏也能够进行全权代理操控。而且新升级的鲸灵模式更是让我都不用动手,就能够解决目前的地面清洁问题,可以说是一体自动化的实现了家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