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料的人的回答
不寻常的举措背后必然有不寻常的缘由!
虽然俄方没有解释为何突然关闭克里米亚大桥汽车通道,但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在俄方发动对乌克兰实施报复性打击的前提下,再加上昨日泽连斯基公开表示克里米亚大桥是乌克兰的“合法目标”必须清除……因此,俄罗斯关闭克里米亚大桥很难不让人同这些因素联系起来。
而俄罗斯关闭克里米亚大桥或许也是大桥“易攻难守”的根本矛盾所导致。
从乌克兰“攻”的一方来看,乌方攻击大桥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
从水面出发,乌方可采用自杀式无人艇。乌军的无人艇有这么几个优势:一是,隐身性能好,不易被发现,发动攻击具有突然性。乌方的自杀式无人艇长约五六米,艇体大部分由玻璃钢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加上半潜式的航行模式,在海浪的掩护下,很难被雷达侦测到;二是,航程远,乌方可以从远端释放无人艇进攻。据称乌军无人艇航程高达800公里,这个航程,从乌方的敖德萨等港口起航就能覆盖黑海的所有俄方港口以及克里米亚大桥;三是,无人艇携带的炸药多,威力惊人。乌军的无人艇不大,却能装载上一吨的炸药,相比较而言即便是重型鱼雷,装药量也就几百公斤左右。
从空中打击方式看,乌克兰可采用自杀式无人机以及新近从英国获得的“风暴之影”巡航导弹。上个月,乌克兰就用风暴之影导弹还袭击了赫尔松通往克里米亚的琼加尔大桥。
除掉水面和空中打击的方式外,乌克兰还能使用车载遥控炸弹、动能武器等新型侦察打击手段,直接破坏大桥桥面等结构。
总之,做为攻击一方的乌克兰来说,可以从水面、陆路及空中多维度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攻击。
而作为防守一方的俄罗斯来说,防起来就相当吃力了。
首先,克里米亚大桥总长度接近20千米,跨海部分都有8千米,是欧洲地区最长的跨海桥梁。大跨度桥梁结构虽然受力明确、外形美观、节省材料、跨越能力强,但也存在大桥脆弱、容易遭受攻击的明显特征。
克里米亚大桥的这个设计特点,对于乌克兰来说实在是太有利了。理论上,乌克兰可从海陆空对20千米长的克里米亚大桥任意一点进行攻击。只要克里米亚大桥任一点受到破坏,整座桥的通行就将中断或是受到影响。
其次,克里米亚大桥采用了现代桥梁结构,技术含量高,桥墩多为V型、A型等异型结构,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桥面一般采用预应力梁或钢结构,每段梁的重量超过上百吨,甚至上千吨,大部分为预制构件,需要借助大型专用设备才能架设。这桥是现代而美观了,缺点就是破坏容易,破坏后短时间内难以修复。
俄方从防守的方式看,必然是针对乌方的攻击手段采取针对性的防御:空中方面俄军部署大量的防空导弹等武器,水面也加强了战艇巡逻,对于上桥的汽车加强检查。
单纯从大桥的防御来说,俄罗斯可以对桥墩进行钢质加固,对于桥面可使用强度更高的材质铺设,增加大桥抗爆炸的能力。
饶是如此,克里米亚大桥仍数次被袭击、被破坏。这未必是俄军的能力不行,而是大桥易攻难守的特性所导致。
俄罗斯现在正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的报复性行动,反过来乌方也同样会攻击俄罗斯的薄弱环节,克里米亚大桥毫无疑问就是“七寸”之处。
当然,俄罗斯现在关闭大桥,从防御的角度当然没有人员伤亡的担忧,但是克里米亚大桥是唯一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本土的通道,长期关闭大桥是不可能的。
只要俄罗斯还要使用克里米亚大桥,那俄乌攻防两端的矛盾就必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