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秦叔宝的回答
并不是这样。
国内大量狂躁的媒体,以及基本上可以算作无知的自媒体,没有一天的制造业经验。
但搞出了大量世界形势的伪理论。尤其以观察者网为经典代表。
首先,就没有“科技制造业”这个东西。
只有制造业下的细分,电子,机械,矿产,化工,等等,有些可能还有交叉。
就好像“互联网大厂”只是个习惯性叫法,京东阿里的专业分类应该是“互联网销售业务提供商”。
越南能够在国内产生新闻的,就只有耐克鞋,三星手机,要跟你说重卡,基本上没人理。
因为那群无情念稿机器是不可能关注产业细分的。
手机代工业本来就是短期行为,来的快去的快是正常的,东莞之类的地方,当初VCD,MP3企业狂潮的时候,比现在手机企业疯狂太多。
正好是7月1日,宏光MINI在越南正式发布了售价六七万的EV,比国内几乎高出一倍。
看着宏光对这个车型也很重视,花钱买了一堆越南的博主去宣传。
越南网友的评价也有点意思,“不如Vinfast的F3”。
所谓的VinFast是越南给政策给厂区搞的汽车厂,今年第一批电动汽车出口美国了(好像出问题退回。。)。
退回不退回不重要,越南街头确实出现了自主汽车,当然,电池是由国轩高科提供,越南人也从来不提。
这个F3就是VinFast旗下的PPT产品,我确实没找到实车或者样车发布。
但越南在汽车业确实比手机业花的力气要大,因为同步的还有几项相关的工程,那就是胡志明市和河内市在建外环公路,投了不少钱。河内目前是在折腾四环路。
路增加车必然有增多的空间。这也是比亚迪建工厂的理由之一,具体是不是确定越南,似乎比亚迪并没有公告?
除了手机代工,鞋帽衣类的用工也在减少,北宁和北江工业区应该至少还有一轮的大裁员。
与之对应的是,汽车这个行业因为中国企业还会增加就业。
江淮卡车更是很早就进越南了,还和中通快递在越南搞了合作。
有人搜刮了油管上的视频,专门搜罗各个国家的中国卡车,包括越南,俄罗斯在内。
江淮就是其中之一。
陕汽重卡在国外也卖了不少。
所谓三星进越南就是热潮,中国企业去搞个门店就是”逃离“。这是外媒制造的阴谋。
国内照抄成瘾也不思考就上了。
而且,台湾人在抹黑中国企业的东南亚扩张方面不遗余力。能上外网的都能看到,甚至还有收买内地人做攻击中国海外厂商的内容。
我还见过国内有洋网红,在国内说人话,在外网说鬼话的奇葩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