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兰州榆中耗资 9 亿元建公园,但安置房工程因资金短缺停工,官方通报「成立调查组调查」,如何看待此事?

搜狐新闻的回答

本狐给知友补充更多进展:

日前,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面子工程”问题,引起舆论关注。据报道,当地建设了一所市民公园,“占地200多亩,周围大部分是空地,公园正中有一座圆形建筑,看上去宏伟壮观”,然而,这所公园却是不开放的状态。

报道中的公园

据了解,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9亿多元,其中不少设施都造价昂贵,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比如,大剧院的舞台设备造价1300多万元、“智慧榆中”软件系统价值2000万元、公园绿化工程报价6600万元、带有秦汉风格的南大门耗资239万元、汉白玉打造的玉带桥等耗资690万元……以上仅仅是央视新闻出示的数字,在9亿多元的总价里,恐怕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对此,不少人都难以理解,进而感到愤怒。榆中县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2023年,当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是 6.7亿元,但债务支出高达12亿元。而且,榆中县在2019年才退出贫困县行列,此前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与更发达的地区相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只能算一般。当地在这种情况下,斥巨资建设“中看不中用”的市民公园,引发舆情风波,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报道发出后,据兰州市政府官微@兰州发布 消息,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此事,已经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7·31”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调查组,对报道问题调查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面对这起事件,社会一方面期待当地政府尽快完成调查,给出处理结果,另一方面,也不妨反思这起事件反映出的更多问题。比如,当地官员的一些说法,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并不相符。按照当地发改局局长的说法,“民生支出都能保障”。但是,却有市民反映:当地棚户区改造的一些安置房工程因资金短缺已停工,安置过渡费也从去年开始拖欠。不论这个公园的预算在项目上马时经历了多少论证,在民生保障事业上,当地确实有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v2 5eef88c2b7e5f85b3b9308e7f1fa0286 1440w
报道截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榆中县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指搞“面子工程”。据央视报道,早在2019年,当地在入城处距离不到500米的地方就修建了两座高28米、宽145米的秦汉仿古城门,耗资6200万元,此事被住建部通报批评,也一度引起舆论关注。如今类似的问题再次被曝光,更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比于各种“高大上”的“面子工程”,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拥有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地方主政官员必须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头,把增强市民的生活水平当成头等大事。如果只是想通过一些规模宏大、耗资高昂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为自己加分,明显是本末倒置,效果也只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会给当地带来实际好处,还可能将当地本来就不宽裕的财政状况拖入泥潭。

之前,个别地方大搞劳民伤财项目的现象,早已令人深恶痛绝。比如,贵州省独山县在负债400亿的情况下,执意扩大债务规模,在缺乏调研、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大建毋敛古城、水司楼、赛马场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最终导致“烂尾”恶果,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状况,也让当地的形象为之蒙尘。这些教训无比深刻的,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少数官员,在相似的问题上不断犯错。

这背后的心理驱动力,首先是一些干部急功近利、极端利己的心态。与其说他们是想给市民谋福利,不如说是想为自己捞政绩。还有一些干部,或许真心想改善城市面貌,但不懂得发展要循序渐进的道理,也做不到从实际出发,不能结合本地的财政状况与经济实力来搞建设,最终落入盲目举债的陷阱,劳民伤财,贻害甚广。

要想彻底杜绝“面子工程”,干部必须认真倾听市民心声,以人民利益为准

文章源自央广网

甘肃榆中县斥资9亿建公园却不开放 媒体:恐怕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_工程_市民_问题

大家好,小狐为大家带来前方深度观察。
兰州榆中耗资9亿元建了一个公园,建成之后还迟迟不对外开放?甘肃榆中县斥资9亿建公园却不开放 媒体:恐怕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_工程_市民_问题大家好,小狐为大家带来前方深度观察。
兰州榆中耗资9亿元建了一个公园,建成之后还迟迟不对外开放?

这两天,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甘肃省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后,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关调查组,对报道问题调查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后续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v2 373a67dff487f24484077b3df7df8be3 1440w

这个公园占地200多亩,正中有一座圆形建筑,看上去宏伟壮观。这样一座耗资数亿的“气派”公园,坐落于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县城,着实有些违和。这不免让人疑惑,沦为形象工程的项目,是如何一路绿灯立项过审的?

据报道,该项目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实际埋单者还是地方财政。而除了超过9亿元的造价外,每年还得投入几百万的运营费用。

花费重金打造一座豪华的公园,是地方财力足够宽裕吗?似乎也不是。有两个细节值得一提:

其一,榆中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才刚刚摘帽;

其二,当地财政处在入不敷出、依赖输血的状态。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亿元,而债务支出一项就高达12亿元。

地方财力不宽裕,更应该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在最紧缺的民生项目上。要知道,在当地大手笔投入建豪华公园的同时,当地安置房项目,却拖欠民众安置费3000多万元。

这样不分轻重缓急的财政支出逻辑,是在透支地方财力,更是对民生的不负责。

不是说公园不该建。事实上,当地官员也提到,榆中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不能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但规划建设一座公园,既然打着民生项目的旗号,就该有民生项目的样子。

一方面,起码要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严重脱离地方经济和财政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即便是实实在在造福于民的民生项目,也要科学评估、严格论证。

在这起形象工程风波中,最荒谬的地方,还不是一个曾经的贫困县大手大脚乱花钱,而是花钱极为盲目——公园选址太偏,基本没有什么人流量,而在被问及公园中造价2.8亿的场馆有何作用时,相关负责人竟然表示“暂时还没有方案”。

还没想好场馆到底怎么用,几个亿就花出去了,对市政工程项目审批把关的粗放程度,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目前,兰州已经成立了调查组。偌大一座和地方经济基础不匹配的公园,从无到有,一步步地搭建起来,最后要靠媒体曝光,才能推动更高一级介入调查,无论如何,这不是对公共财政和民生负责该有的样子。

v2 af890daf5e90b0c9f698bf9694e559f3 1440w

挥霍财政、透支财力举债搞政绩工程,也该有人为此负责。

跳出个案来看,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何总有一些地方乐此不疲地上马形象工程?说到底,还是因为乱花钱的代价太小了,对地方主政者的约束力还不够。

此次被曝光的榆中,因为举债建仿古城门、大型雕塑、景观广场,在2019年曾被住建部公开点名通报。公园立项时间虽然早于2019年,但是在已经被点名通报的前提下,为何没有及时调整项目,而是继续“贪大求奢”地把钱往里砸进去?

榆中县的情况远非个案,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往往是一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落后地区,越喜欢在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上做文章。

这些落后地区,财政造血能力不足,对转移支付依赖程度深,既然不是自己挣来的钱,花起来难免大手大脚。并且,在一些地方主政者看来,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或者招商引资,见效慢、周期长;搞形象工程,在装点政绩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形象工程不仅劳民伤财,造成严重浪费,更是在透支地方发展的未来,将本就不宽裕的地方财政拖入更深的泥潭。像新闻中的公园,现在处在进退两难的状态,拆掉浪费,继续建完,还得投入大量资金,付出高额的日常运营费用,却看不见经济效益。

一个规划用途都不明确的豪华公园,在一个曾经的贫困县拔地而起,烧钱浪费的背后,是项目立项审批决策程序流于形式。接下来希望当地严肃调查,对形象工程决策者从严问责,从重处罚,以儆效尤。唯有如此,挥霍财政、奢侈浪费的歪风,才能真正得到有效遏制。

兰州榆中耗资9亿元建豪华公园,当初是怎么决策的_地方_项目_财政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