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抚琴的回答
北京的冬天气温非常低,人们喜欢吃点热乎的,除了昨天说到的老北京铜锅涮肉,“炙子烤肉”也是一道非常有老北京特色的美食。
这个“炙子烤肉”源于塞外满蒙等民族,什么时候传到北京城的呢,那就要追溯到明朝灭亡,满清入关的时候了。
炙子烤肉,以前叫支子烤肉,因为使用的器具被命名为支子(现在叫炙子)而得名。
一开始的炙子是老百姓用铁条钉成圆铁板,烤肉的时候,油脂可以从铁条之间的缝隙流下去,考出来的肉肥而不腻,受热还均匀,这个习惯就保留了下来。
后来改良成用铸铁的炙盘代替老式的炙子,下面连着一个烧火的铁盆,铁盆上有个续燃料的口,吃的时候就是把提前腌制好的肉和其他调料一起放在炙子上烤。
汪曾祺老先生在《贴秋膘》一文中对炙子烤肉如何烤制,怎么个吃法,其中的讲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芝麻酱面(过水,抓一把黄瓜丝,浇点花椒油);烙两张葱花饼,熬点绿豆稀粥……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
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
汪曾祺《贴秋膘》
在北京比较有名的“炙子烤肉”店像烤肉宛、烤肉季,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仍保持着老字号的传统优势,成为驰名中外的北京清真风味特色饭馆。
冬季外面大冷的天,吃上一顿炙子烤肉,再来点地道的红星二锅头,这顿饭吃的指定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