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当咣当的回答
国产车崛起,会让中国汽车产业成为一个巨型的倾销机器。
倾销本是贬义词,但这个词确实适合现在性价比优势地位下的打法。中国车企身为这里的卖方,赚的是外汇,世界消费者身为买方,可以享受更加物美价廉的汽车。
一、卖方的变化。
汽车是流水线标准化工业品,汽车产业是重资产规模生意,它意味着整车工厂和供应商所在地可以不停的向外地卖车,从其他地区吸收销售货款/利润,产生就业聚集效应。
这与房地产等其他大行业主要做当地生意有明显不同。
先前国产车内部卷,国产卷合资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大车企越来越强,小车企被它们的规模效应逐渐挤压到边缘化的现象,头部效应造成资源进一步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
这或许对小城市来说是个痛苦期,但情况很快会迎来好转。
国常会表示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会对购车者、新能源车企有哪些影响?
现在,伴随国内合资逐渐衰退,下一步国产车必然拿着现成的高于合资的性价比出口,进攻海外车企大本营。
如前两天提欧盟反补贴调查所说,海外车企们或许会拿起关税等武器反抗,但中国几千年合纵连横玩法也不是盖的,反向合资技术,先扶起一部分跟进派海外车企卷起来,打压守旧派海外车企的过程是必然,后边再慢慢走中国品牌本身输出海外的路。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欧盟中国商会及商务部作出回应,如何评价欧盟的这一举措?
等销量一上来,这会进一步在国内更多中小城市,尤其是一带一路相关的节点城市开起更多汽车工厂和供应商和外贸生意,最终把全球最优质的产业链攥手里,不但造车生意要做,出售先进技术和模式的生意也要做。
二、买方的变化。
海外媒体BBC式丑化中国的行为或许还将继续。
但它们架不住车是可以开的,且智能车机是支持互联的。
一旦有个别歪果仁把中国平行出口车开上路,现实社交圈子和互联网圈子很快就会口口相传起来:中国车配置高、空间大、内饰豪华、造型美观、车机智能流畅、驾驶辅助不犯傻、价格不贵,比守旧古板老气的大众/丰田/福特/雪铁龙等强多了。
就像国内媒体圈最近的两大趋势:专家明星不接地气发言屡遭质疑嘲讽,传统媒体只笼统说官话信息还滞后等一样,BBC式丑化只会在真车真好用的事实面前快速败给人民的社交媒体。
这个时候海外车企想反击会越来越难:优秀三电供应链几乎全在中国且它们还有规模效应摊薄电池成本,中国的燃油车混动车也换上了新能源做火起来的优秀车机和驾驶辅助强化竞争力……结果必然是海外车企在性价比方面的全面落后。
在技不如人的场景下,海外车企与其指责中国倾销,不如好好研究下是不是海外车企里资本家们赚的过多了,没有让利本国消费者。
反倾销不保护不思进取者,玩家们各自平衡好性价比,最终谁把消费者伺候好了,那销量增长就是他应得的。
所以说,国内掀起国潮消费、挤走合资之类的所谓国产车崛起好处只是小打小闹,更重要的是在汽车这件高销量高价高技术长产业链的赛道上,形成对西方车企的替代。
目前,丰田大众现代奔驰宝马奥迪等巨头虽说中国合资公司开始疲软,可世界份额仍然巨大,他们的下滑空间是我们成长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