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侃的回答
全国经济普查其实就是对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的摸排,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从而为国家制定、调整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此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四轮全国经济普查,分别在2004年、2008年、2013以及2018年,基本是5年一次。
首先我们要知道,此次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第一产业不在调查范围内,根据国家统计局解释,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其次,经济普查可以得到哪些数据呢?比如可以了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为例,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
可以了解各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2018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649.9万个,占29.8%;制造业327.0万个,占15.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55.1万个,占11.7%。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3184.6万个,占50.6%;住宿和餐饮业759.1万个,占1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80.4万个,占9.2%
可以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占比,2018年末,全国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1857.0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36.2万个,增长126.2%。其中,内资企业占98.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6%,外商投资企业占0.6%。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4%,私营企业占84.1%
还可以了解具体行业的经济情况,例如批发和零售业具体情况:
还可以了解各地区经济基本情况,2018年末,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1280.2万个,占58.8%,比2013年末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492.9万个,占22.6%,提高了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405.8万个,占18.6%,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拥有产业活动单位1408.3万个,占57.4%;中部地区568.4万个,占23.2%;西部地区478.3万个,占19.5%。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广东省312.7万个,占14.3%;江苏省205.4万个,占9.4%;山东省180.1万个,占8.3%。
当然,以上数据主要为了让宏观决策者掌握经济基本情况,对于老百姓来说意义不是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