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多鱼的回答
我提一个点吧。
最近有一篇名为《中国GDP将无法超过美国》研究报告挺火的,是日本经济研究中心(JCER)发布的,这个结论不一定正确,但给了另一种观察角度。
大家可以拿来借鉴一下再来看这个问题。
先说一点,这个机构不算是那种靠编造大新闻出圈的机构,影响力没那么高,但还是有的。
这篇报告的核心观点就一个:
以往普遍认为的中美GDP逆转将不会发生。
它主要给了三个预测:
第一个预测在2020年,它认为中国GDP将在2028年超过美国。
第二个预测在2021年,它将这个结论调整到中国GDP将在2033年超越美国。
第三个预测是在今年,他再次调低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期,说中国可能再也超越不了美国了。
逻辑是这样的:
一个是疫情影响,这个世界都一样。
另一个是技术战争(Tech War)。
这个报告认为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高科技争夺战将在未来变得更加剧烈。
什么意思呢?
这意味我们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以廉价的成本获得先进的技术,这将在最大程度上拖累我国经济发展。
还有一个是人口老龄化。
说是以我们目前的人口增长来看,在没有了人口基数后,不管是从那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都很弱了,不足于支撑长期发展了。
还有说IT行业,但这不是重点了。
结论是什么吗?
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左右跌入到2%这个区间,增速放缓之后然后永远赶超不了美国了。
我看完这个报告,看法是什么呢?
这个报告,结论不一定是对的,但值得我们去想。
我把这些东西给展开一下。
先说疫情影响,可能大家觉得疫情影响对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按我的理解,我认为新冠后遗症对不同国家影响是不同的。
欧美是消费国,身体不好对消费影响没那么大,躺在床上,不耽误大家叫外卖。
但我国不一定,我们是制造国,身体不好对健康是很大的,不可能有人得了新冠还能立刻从事重体力活。
这可能是一个点,新冠会带来大量的医疗支出,减少产出。
然后再说第二个点,科技影响。
这显而以见的,虽然说大家爱在这里扯什么买不如租、独立产权的讨论,但你放到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这不是个事。
问问华为就好了。
比起靠爱国恰饭,华为更想自由买卖,自己研发芯片太困难了,直接买人家不就好了,这样算下来,是能赚到更多钱的。
只要开始科技大战,经济发展的预期一定是差的。
毕竟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可能指望我们14亿人的作用能超过未来80亿的世界人口。
第三是人口老龄化。
这其实对应的是消费,就新生儿的下降,意味着消费的支出也会放缓。
这个影响是全方面的。
浅一点的,奶粉行业,婴儿用品,这些的。
深一点的,没学生,不需要老师了,就业什么的就没了,而且养老压力上来,顾不上创造价值了。
等等等等等等。
消费也很难起来。
现在好消息是有几个:
一个是汽车行业的崛起,电车领域,我们是抓住了。
今年的广告投放,新能源车这块一骑绝尘,新能源领域撑起了这块天。
另一个是半导体芯片的研发,我们开始重视这块了。
给中芯国际融资,科技股这块给资金支撑等等等等。
但坏消息也有:
房地产领域,这个夜壶还要不要了?
拿起了,一时舒服,但长期又是坑。
放下后,找什么接棒,也是问题。
这可能才是大家现在最需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