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绅士的回答
这篇是真正破案了!
解读一下。
这篇文章,测出了跟韩国人类似的结果。在370 K附近电阻率急剧下降。
这种跳变是存在的。但是电阻没有降低为0。
引发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相变。
具体来说是里面的硫化亚铜引起的。
这种相变从晶型上来解释的话,就是从六方晶系转化为斜方晶系。
这差不多是复现了韩国人文章中最关键的在400K左右电阻跳变。并给出了可信的原因。
里面的关键是
其它的论文都没有复现这一点,而这个 怎么来的呢?其中一个来源是工业
中去炼丹的话,会提高这个比例。
另外从相变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解释东大的论文了,东大的论文发现了在100K左右测得了0电阻。
这种是由于 Cu O两个导致的。
所以韩国人的第二篇论文,可以发表了,前提是改标题,把室温超导这四个字改掉。
另外LK-99是六方晶系,目前的所有陶瓷类的超导中没有六方晶系的,好像全部是立方晶系。
至于室温下LK-99体现最强抗磁性什么引起的值得研究。
总之,中科院物理所的论文是完美复现了400K温区电阻跳变的现象,并给出了合理的,可信的解释。——LK-99中的类似超导行为很可能 的一级结构相变引起的电阻率减小。
现在期待,阿翔添加了什么物质,他的东西的抗磁性更强。
回到韩国人的论文来。
韩国人有两个重要的事实。
1、400K附近有电阻跳变,但是电阻肯定不是0;中科院的解释是让人信服的。(可以说是盖棺定论)
2、室温下最高的抗磁性(远高于热解石墨),韩国人没作假,因为他们有直观的半悬浮的展示。
如何解释半悬浮,金教授给出的解释是里面含有一维超导相。
因此以后的重点就是解释其高抗磁性。
而这个抗磁性伴随着的有铁磁性与顺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