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肆的回答
初衷是好的。
这句话都快听吐了。
当在处于明显地位不对等的关系中,地位高的一方如果做错事,这句话就是用来开脱责任的万金油。
换一个意思一样的:
“我是为你好。”
是不是瞬间就觉得耳熟,而且想生气了?
后果如何就可以一笔勾销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此处我们不论证女孩是否作弊,我们来谈谈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人格不对等关系。
我就不举例了,但我个人初中时经历过因为值日那天有人把方便面洒在地上而遭致班主任连扇四十多个巴掌的事情。
每一个巴掌我都在数。
我这个人挺轴,揍了一排人,就我还敢在那儿笑。
事后,因为我妈给班主任送了礼,她把我叫去办公室,说:
“老师也是为了你好。”
那会儿我就觉得挺恶心的,倒不是为了那些个巴掌,我就是突然发现,在不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中,学生从来没被老师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
老师总是对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伤害抱以敷衍的态度。
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止是老师,在所有地位明显不对等的关系里,这种事情都不少见。
于是有了官僚主义,有了情感上的打压。
再来看这份教育局的声明: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方式方法欠妥。
真相呢?调查结果呢?
就算是拿出来一份标准答案和女生的试卷,也不至于把事情闹成这个样子。(拿不出来那我们是否可以认定女孩没有作弊?话柄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模棱两可的发声,既没有把事情含混过去,甚至也掩盖不了其背后对于人们质疑的敷衍。
补充:小地方和大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会导致两者教育资源的差距,这是客观事实。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以及小地方的官方机构,我不觉得就可以面对时代变化丝毫不为所动而不进行任何自身素质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