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可丁的回答
喵了几眼,这十五分钟的采访,好像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韩寒。
毕竟从前的韩寒在节目上,是这样的:
当有观众质疑他太过年轻而阅历不足,他微微抬起下巴,眼神不屑,回击的话语掷地有声,直言质疑观众虽然30岁却表现出还不如自己的阅历。
这是一个高傲的韩寒,而他并非孤芳自赏。
1999年,17岁的韩寒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2000年,刚上高一的韩寒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被报道后引发社会关于素质教育政策及“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
他决定退学,退学前,在松江二中老师们面前,韩寒被问起,你退学了,以后要拿什么养活自己。“稿费啊。”韩寒说。他的回答引来一片笑声。
然而当质疑声和奚落声如潮水般向他涌来时,他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
当时的韩寒是一种符号,他叛逆,轻狂,永远年轻,永远愤怒。那些想看“伤仲永”笑话的人没有想到,这个退学少年竟然成为了许多80后、90后的文学偶像,而韩寒此后更是出版了多部作品,几乎每一部都获得了当年度的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
韩寒说,自己不愤怒。
当30岁的他被记者问道:面对一些事情,你会感受到愤怒这种强烈的情绪吗?
他的回答是:我没有愤怒,更多是觉得悲伤或者好笑。(以前我很悲愤,当你看到矿难,你悲愤是人之常情,当我看到五十次矿难,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悲剧。不过当你看到第一百次的时候,你会有点儿觉得这其实是个喜剧。看这个国家的命运就像看一部电影一样。)
当他回顾从前20岁的时候,他说:那个时候的我也嘴硬,想消灭一切老家伙,到后来我发现,这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长者,其实我也从他们的身上得到启蒙,但是我会更优秀。
年近40岁的韩寒说,自己在生活里本就是个温柔的人。
在节目里,他始终带着温暖又灿烂的笑容,会用幽默化解观众们提问的尴尬,我忽然发现,韩寒居然也是调节气氛的高手,他如此得体、恰当、让所有人如沐春风,即使在面对“你是不是成为了自己不想成为的人”这种尖锐的问题,他也始终带着笑意,侧着头,温柔回答。
有一瞬间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
这真的是韩寒吗?
那个犀利、直言、被称为“讲真话的既得利益者”的韩寒,
那个年少成名,真的用稿费养活自己,还早早实现梦想的韩寒,
那个总是毫不留情揭穿所有人情世故假面的韩寒,
是不是真的就像观众说的一样,被磨平了棱角?
对80、90后而言,韩寒无疑是深刻的,他的身上体现了时代塑造的那一批年轻人独有的矛盾,那是被裹挟在历史发展潮流,在开放和保守、变革与挣扎中才会孕育出的人格的自醒和性格的矛盾。这种人格的自醒成为了他手中的笔,他的文字传递出整个时代中年青一代的困惑、思考、迷茫、反省,其中包含着对社会现实和青少年生活现实最为赤裸的意见,不是建议,不是陈述,更不是美化和歌颂,而是一种特别的生命力,是一种意志。
韩寒以前说过一句话:我们恨贪官,又拼命报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又拼命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觉得不公平,而是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之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正是因为他的书,他的言谈,我们才有了“韩寒是一个犀利的愤怒者”的认知,而人是会变的,这种变化是具有成长性的,17岁的韩寒成为了38岁的“国民岳父”,曾经十几岁的我们,也成长为20几岁,甚至与他同龄的人。
韩寒变了吗?
我们变了吗?
都变了。
节目里,一位40岁的老大哥说了一句话,他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有些酒不得不喝,因为:这个社会就这样子,真的。
从这句话里,我感受到一种疲惫和无奈,这是真实的中年人的心境吧,而韩寒说,社会在进步,如今劝酒也在减少,还是要少喝酒。
当有年轻的朋友形容他:更沉稳一些了 的时候,他的脸上挂着笑意,眼神亲切,他微收下巴,认真倾听。
我们总是喊着:
被社会毒打,被社会艹翻在地,被社会蹂躏,被生活磨平棱角,然后这个人才能成人。悲伤,无奈,迷茫,又心累。
我以为韩寒会反驳,然而看他节目里是这样说的:
他或许不是沉默,而只是对我们沉默了。
20岁的我,每天都要发朋友圈,我渴望表达,就像现在的00后大学生一样,他们拍视频,明明只是一些非常日常的琐碎片段,却乐此不疲,急于向整个世界传递自己的想法;
而如今28岁的我,也逐渐减少了朋友圈的频率,因为我的生活里有更多真实可感的人,有更重要的事,我的表达欲并非衰减了,只是我更愿意在一个舒适、安全、亲切的环境里表达。
同行,不只是同行,还可能是朋友。这个行业就这么大,圈子就这么小,一个人不会只和一个剧组合作,而烂片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人情世故,难免如此。
韩寒说,不必纠结于,我一定要保持自己是15岁的心态,那是不可能的。
短短十五分钟,意犹未尽。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以聊天的方式,实现了时间的对话。20岁的观众,和40岁的嘉宾一同回望那个文艺造星的时代,那个纸媒繁荣、人人杂志的时代,然后,通过这档节目一同复盘这一路走来的风雨彩虹,却是以一种轻松又直击内心的方式展现出来。
如今的韩寒有家有业,有妻有子,生活幸福,电影也春风得意,他在微博回答粉丝的问题,谈及自己的体能训练和长跑,说道:“我依然热爱赛车,依然觉得人类力量和意志的延伸很了不起,我依然期盼操纵机械,去到极限之边界,但人类力量和意志的本身,才是一切的源头。”
我相信他仍保有一丝少年意气,他的赛车,他的杂文,他的电影,他意气风发的20岁和沉稳内敛的38岁,正在以一种奇妙的融合,继续追寻着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