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灵的回答
说实话,闷声发大财可以,最好别这样宣传。
这老爹很酷,这孩子很爽,但是这是一个男人听了会沉默,女人听了会流泪,学生听了会躁动,家长听了会蛋疼的故事。
我小时候,最讨厌的一个人,素未谋面。
哈佛女孩儿刘亦婷。
锻炼意志力用手握住冰,这算是个什么鬼模式,SM培养营么?
结果在那段时间风行一时,你还没办法反驳,因为有成果了,别人的确就是去了哈佛。
敲黑板,已经有了结果了。
辞职带孩子周游全国却不一样,就连想夸这对父子的新闻都没办法预测孩子以后是变成法外狂徒还是诺奖得主,只有一个劲的夸过程。
夸过程,你品品。
学习,尤其是咱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很不幸,强调的是结果,这就形成了底层逻辑的差距。
现在新闻一顿夸,漂亮的画面,孩子欢快的笑脸,父亲骄傲的眼神,BGM格调往上一升华,仿佛这就是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这才是科学合理的亲子关系。
这个新闻,你让家长看了怎么想?我也想带着孩子周游全球啊, 我还想周游全世界呢。
工作要不要?房贷供不供?孩子大学费用存不存?以后谈恋爱的开房钱攒不攒?
那些赞赏说走就走的,也不想想,去年疫情的时候,全网都在哭泣工作的消失。
这才是绝大部分打工人的人生,这才是绝大部分亲爹亲妈的生活。
但是这新闻是群嘲类型的,是不分家境不分情况的,叙事模式里面只是:14岁少年厌学,父亲辞职带孩子周游全国。
这新闻,你让孩子看了怎么想?
大胆的,直接就分享到家族群里面。
厌学情绪,你放心,不论是我读书的上古年代,还是最新锐的05后手里,都是流行病。
就和现在人均抑郁症,平均社恐症一样。
学校里面最酷的人是谁?不一定是最聪明的,大概率是最叛逆的,绝对是最「跳」的。
说实话,真要让孩子从思想上改变对学习的看法。
不应该房车旅行,应该是要饭全国。
真的,绝对管用。
腿一路,吃饭全靠要,睡觉桥洞下。
放心,咱们国家2003年废除收容遣送了,不会被逮的。
还有,细节,让孩子喝酒砸碗,不知道新闻这条播出来的时候,是怎么过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