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时候,可以说距离中国非常近的一次,我有一帮同事请假坐火车去看了。
当时我没去,觉得他们挺傻的。
因为要请10天假,扣不少工资,而且老板很不高兴。这几个人已经很小心,分开找理由请的,但因为部门两周少了5个人,而且时间相近,还是被发现了,训了一顿。
但他们回来之后给我看了路上的照片,一群人嘻嘻哈哈和俄罗斯人一起吃着熏鲑鱼、喝酒、 庆祝,还去洗了当地有名的桑拿,给我们买了纪念品。
我当时觉得公司的认可更重要,很怕为了看球这样的事请假让领导不高兴。
但四年过去,当时的公司都在疫情期间倒闭了。我也记不太清当时那个领导的全名了。但我想那五个同事,肯定记得很清楚他们那一路的快乐,甚至会是他们生命中很重要的回忆。
我很后悔自己没有冲动一下和他们一起去俄罗斯。
因为疫情,很多人之前想着“有空了/有钱了要做什么”的计划可能将要无限期的推迟到不知几年后。很多过去看来随时可做的事情——比如不戴口罩自由的上街都变得一去不复返。
我有时候会想起自己过去十年的经历,那些加班的周末或者领导赏识的鼓励是记不住的。能记住的是几次冲动下报的境外旅行,买的限量手办,和朋友动手自助的野营、烤肉。
甚至其中还有一次当时看起来很丢脸的朗诵分享读书会;和一次被HR转赠去参加的咖啡拉花体验。当时看起来很尴尬,但如今恰恰想起来的是这些时刻,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
趁着还能做,还年轻,做自己认为值得事情,留下一个回忆,给未来的自己回味,挺好的。
当然,追求理想不意味着莽,别忘了要做好防护,尽可能避免没必要的风险。
接受现状,不把所有的梦想放在明天,理性评估后做好今天就能做的事。
在不确定的时代,这是让自己不后悔的很好做法。
翻到这张2018年的照片时,也看到了当时摘抄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中国的整个社会,很多人都在悬浮着。一切都为了未来的某一个目标,你必须足够隐忍和努力,不然就达不到目标。但未来是什么,能不能达到,很多人完全不知道。
它的本质不是对未来的追求,是对现在自己生活的否定。”
2022再看到,发现有些事真的当时就很好,当下就已经很棒。享受现在你拥有的,才不负未来。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