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缘的回答
慕星线收官,而其故事线的真正走向恐怕出乎了绝大多数观众的预料。
以下有关键情节剧透,还未看过本集的慎点。
我之前一度以为慕星会被潘寒洗脑成ETO,推测的来源之一则是慕星在潘寒的影响下变成了愈发虔诚且极端的环保少女。
而另一个来源则是潘寒曾对慕星说过,不是你找到了我,而是我找到了你。
然而,第二十一集出现了惊人的转折——
潘寒利用慕星想搞大新闻的心态,故意给慕星通过电脑木马偷取ETO资料的机会,然后借机除掉ETO组织中的降临派。
在成功利用慕星清除掉拯救派以后,慕星对于潘寒而言成为废子,然后潘寒再通过陈雪之手借刀杀人除掉慕星。
陈雪除掉慕星,却不料慕星早就察觉到了陈雪的跟踪,并且暗中留了一手——
她身边还藏着一个录音笔,一直录着周遭的环境声音。
录音笔记录下了慕星临死前和陈雪的对话,给大史带来了极为关键的情报。
而在行车中录到的便利店的开门声给大史找到了调查凶手的关键线索。
至此,之前备受质疑的慕星线在第二十一集和第二十二集峰回路转,在一波接一波的高能反转之中完美收官。
对于原著党而言,我对这一系列原创剧情极为满意:
剧情走向严丝合缝,完全没有逻辑硬伤。
虽然是独立剧情,但是完美贴合故事主线。
丰富了大史、潘寒和核弹少女(陈雪)的人物形象,潘寒和核弹少女这两个原著中的工具人角色从扁平变得立体。
但对于剧版《三体》而言,慕星线这一原创剧情还有着更未深远的意义:
慕星线在原著的基础上增设了一条新的悬疑线索,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而言,使剧版《三体》更加下饭。
而这也正是剧版《三体》之所以要大幅度增加大史和汪淼二人的刑侦故事线的原因。
从我得到的《三体》原著的读者反馈来看,有不少读者说《三体Ⅰ》看不下去(虽然我个人看得非常爽),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三体Ⅰ》中的三体游戏和红岸线令读者难以产生代入感,而这些读者又难以对原著中的“对撞机实验结果混乱”“物理学已死”“农场主与射手”所带来的悬疑感产生共鸣。
因此,剧版《三体》大幅度增加刑侦桥段,通过传统刑侦剧的手法大幅度展开对科学家非正常死亡的调查,从而让更多的观众能迅速进入到故事之中。
而增设的慕星线也同样起到了相同的效果:
从记者调查真相这一相对常规但对观众而言又相对熟悉的剧情切入,在原著的基础上增设了一条悬疑剧情,以吸引或者留住更多未曾读过原著的观众。
并且,慕星线虽然独立于主线剧情,但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而言,对帮助他们理解主线剧情大有裨益——
已经有不少答主指出,虽然剧版《三体》十分忠实原著,但是有不少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仍旧存在困难,而慕星线再次激化了拯救派和降临派的矛盾,使得潘寒身为降临派的真实目的变得更为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对于主线剧情的理解。
最后,我要修正我之前下过的一个论断。
我之前曾经说过,要拍好《三体Ⅰ》,相对于才华,也许更需要的是态度和匠心——
在《三体》三部曲中,《三体Ⅰ》相对来说最好拍摄。 现实线是一个相对常规的悬疑+推理故事,而红岸线和三体游戏同样并没有多么复杂的剧情展开。 尤其是红岸线和三体游戏,只需要完全按照原著拍即可,几乎不需要为影视化而对剧情本身加以大幅度修改。 因此,对于编剧和导演而言,更需要的或许并非原创的灵气,而是尽力去还原原著场景的工匠精神。
但原创剧情慕星线让我们看到剧版《三体》团队所具备的才华,并将剧版《三体》提高到了一个也许会封神的高度——
至于究竟能不能封神,还得看后续的发挥。
期待高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