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如何评价卡芙卡同行任务《陌生女人的来信》?

新宠一只的回答

v2 a5879896ff877265c0338c2c7e258094 1440w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者为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这篇短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女孩十三岁时邂逅的邻居,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作家成为了她一生痴情与爱慕的对象。对作家的爱意使女孩更积极的改变自己,直到跟随母亲迁往异地,成为了美丽少女的她依然思恋着初恋。
在成年后返回维也纳再度邂逅作家时,面对兴冲冲地横过马路来的作家,她却在作家挑逗的目光前胆怯羞涩地逃开了。但她的内心希望他能注意她、认出她、爱上她。一天晚上,作家终于注意到她了。然而从作家好奇地、饶有兴趣地注视少女的神态中,她立刻意识到作家没有认出她就是当年那个邻家女孩。从这里开始,就是整篇小说的核心,也是陌生女人来信的第一句话:
你!从来也没认识过我的你啊!
少女努力的出现在作家面前,与作家缠绵,不曾将爱意诉说于口。她始终期待着作家能够认出自己,能够认出那个多年前的邻家女孩。可作家只是个风流浪子,他对所有女人滥施爱情,却不愿作出任何牺牲。
少女在怀孕后默默离开了作家,自己独立生下了孩子,并且尽己所能抚养这个孩子让他像父亲一样过着富裕有教养的生活。少女委身于一个个富人,但又拒绝倾慕者们的求婚。她不愿意接受婚姻的牵绊,保持着自由之身,因为少女依然执着于作家先生,执着于希望这个初恋能够认出自己、认出那个多年前的邻家小女孩。
在随后的岁月里,她和作家常常在剧院里,在音乐会上,在公园里,在大街上相遇,她的内心一次次发出深深的呼唤:"认出我吧,认出我就是你邻家的女孩!就是那个少女!"而作家投向她的目光永远是没有认出她的神情。
万般无奈之下,她想起作家曾在那激情三夜之后,送了几朵洁白的玫瑰花给她。于是此后每逢作家的生日,她都会派人给作家送去一束玫瑰花,只为了唤醒作家对那三夜的回忆,能继续重复她的欲望。
在陌生女人与作家最后一次见面的舞会上,作家本能的、充满激情的目光使她浑身灼烫如焚,于是她扔下为她提供优越生活的军官跟着作家又一次渡过了销魂之夜。次日清晨,女人用桌上的白玫瑰暗示作家,盼望他能想起些什么来。而此刻作家心目中的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部更加陌生,因为几分钟后作家小心地把几张钞票塞进她的手筒里,那一刻她的心彻底碎了,仿佛瞬间坠入了万丈深渊。
直到女子弥留之际,她在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凄婉的长信,向作家诉说了她潜隐了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但作家作家始终都没有认出那个与他几度邂逅甚至在黑暗中欢爱的女人就是当年的邻家女孩,只把她当作欢场中的卖笑女郎,无数风流艳遇中的一个。
读完"陌生女人"的绝笔信,作家只是朦胧地感觉到了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却始终没能确切地回忆起她的形象。直到最后,依然是“从没有认识过我的你!”

卡芙卡的同行任务虽然与小说内容相去甚远,但却不难看出对卡芙卡和主角的暗示。卡芙卡对于主角,始终是一个谜。对于主角而言,卡芙卡熟悉而陌生。他们曾经相伴过,而现在主角始终未能认出那个“最初的卡芙卡”。卡芙卡数次出现在主角面前,期待着能被主角认出,然后每一次带着未能“相认”的苦闷离开。

v2 d325d5fd579187c0a64316a8a10fb9d9 1440w

卡芙卡就如同小说的女人一样,深爱着她的作家(主角),却又不愿打扰选择游离在他|她的生活之外。她不断的努力为艾利欧工作,穿行在危险之中,想要为自己的孩子亦是自己的初恋争到一个【光明的未来】。


按照正常意义来说,应该就是这样的解读。不过我其实也觉得这个问题,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回答呢?

就把它当做卡芙卡的真心话游戏来玩一玩吧。

谁说卡芙卡,一定就是【少女】呢?

卡芙卡名字的英文为“Kafka”,也可以将其翻译为——卡夫卡

v2 f0ebcb46a185c05df661d44126add6b5 1440w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文小说家。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为什么卡芙卡不可能是【作家R先生】呢?

我的这个想法主要有2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是【刃】

v2 fcc05d375eefec7f8ec201d0c1d95461 1440w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中,虽然作家R先生直到最后都没能认出少女,但他的仆人老约翰,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个女人,是多年前那个邻家的小女孩。

v2 f5bc58726764900e421d62bcec746a75 1440w

在《同行任务》中,刃明明没有见过主角重新制造身体的现场,却能够一眼就认出眼前的这个人,是多年前伴随在卡芙卡身边的那个人。

这个情节设计,既揭晓了主角的身份,又是在整个同行任务中最接近原小说的情节。刃|老约翰是卡芙卡|【作家】的助手|仆人,作为局外人的他只是一眼,却能认出那个曾跟随在卡芙卡|作家身边的人。

通过这种还原小说的情节,来暗示刃是【老约翰】,而卡芙卡是【作家】。

第二个证据是【玫瑰花】

v2 87bb2d30acef767e34ea83cca1910aac 1440w

小说中,女人始终用【作家】最初送给自己的白玫瑰来暗示作家,希望作家能够认出自己。

v2 df56cb9a2f09348c89ec674e4a9a001a 1440w

白玫瑰在我国小说家张爱玲先生的笔下被赋予了【白月光】的象征意义,对应着最初最纯净美好的爱,这种爱也是女人一直渴望在【作家】那里得到的,希望能够成为【作家】的白月光,希望他能认出自己是那个纯洁的“初恋”。

v2 dcc02961b2f39551f06fb1b36ca8fd02 1440w

在角色PV《戏剧性反讽》中,红玫瑰花瓣伴随在卡芙卡身旁。假如说白玫瑰代表纯洁的爱,那么红玫瑰所代表的是炽热浓烈的爱意。卡芙卡并非【女人】,所以她不曾手持白玫瑰期待被主角认出。

v2 859ec13c6fc4d7d1c194a91e032a978f 1440w

但卡芙卡是【作家】,她曾被主角|【女人】炽热坚定的爱过,为了能够伴随在卡芙卡身边守护她,主角一直付出了很多,直到上一次生命的最后。所以卡芙卡一直手持红玫瑰,铭记着自己曾被这样爱过。

回到小说上,【作者R先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优雅精致,他富裕风流。可在这样的表象下,他是一个麻木的人。在小说的开篇,R先生看到报纸上才意识到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而他对此,心里既不高兴,也不难过。他徘徊在优雅的场所,奔走在女人的床第间。可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喜悦过,因为他的内心早已麻木,存在一个未能填补的【空洞】。【作家】从没有真正爱过别人,更没有真正爱过自己。所以直到最后,他都没能认出那个曾如此炽热爱过自己的【陌生女人】。

v2 22ca68429174210db4beee7b71f28687 1440w

卡芙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制造【恐惧】是她的专长,即便她对【恐惧】一无所知”,这句话的后半段,暗示着卡芙卡情感的缺失,不懂得【失去所爱】、不懂得【畏惧力量】,她也缺失着名为感情的空洞

没有恐惧却能制造恐惧的卡芙卡,与不懂得【爱】却能四处“爱人”的【作家】实在是太过相似。在精致的外表下,都是麻木的【虚无】。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星铁制作组对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续写。

在航行于宇宙的时代,假如【作家】能够明白有一个【女人】曾这么爱过自己,自己的【虚无】所渴求的东西一直曾在自己身边,他|她会怎么做呢?

毕竟米哈游一直相信【悲剧的结局】能够成为【希望的起始】。

所以【作家】决定给予【女人】第二次生命,她既好奇于【女人】还能记得多少,那份炽爱又能留下多少?又决定像【女人】爱自己那样去尝试爱他|她。从离开ta的身边,给ta最好的环境开始。

v2 c163f954ab85c239a33ca2a20f66dc47 1440w

既然我可以制造【恐惧】,在不明白【恐惧】为何物的时候。

v2 ff145eb7013588d18c47d1fd22492489 1440w

那我是不是即便不知道什么是【爱】,依然可以去【爱】你呢?

v2 6ad542da7ea1683b3f83bfe5bc36425d 1440w

看似精致优雅的【作家】,实际却笨拙的模仿着【女人】曾经的方式去爱,用谎言和真相混杂起来掩盖自己的狼狈。

她想要改变,想要能够去【爱】你

她希望你能够改变,即便不会再【爱】她


这两个故事,可以只有一个真相,也可以都不是真相。

v2 146768977934c7573390810367b7839b 1440w

但假如一个是【真话】?你,想要相信哪一个呢?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