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自己,不会内心强大。
只可能情感压制一段时间,然后最后一波总爆发。
一位十五岁的少年,觉得自己平时太“感情用事”,强制自己变得“冷酷”,用理性和理智去说话,开始觉得很好,受到了他人尊重,觉得学习效率也高了很多。但这只持续了2年,此后他陷入了严重的情感障碍,经常陷入抑郁和焦虑中。
这是因为过于压制情绪带来的神经功能失调,情绪紊乱伴随躯体化。
情绪是身心系统的指示器。
借助情绪可以调节身心平衡。所有影响情绪稳定的地方,背后有一个成长议题,可能是创伤也可能是过去成长“停滞”的心理结构。往往生活中我们意识不到,而情绪触动的地方,如果“允许那个刹那、触碰情绪和感受”会获得新的领悟。
创伤经由一次次温柔的触碰而逐渐显化,可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痛苦过程;随后就会进入转化修复期,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开始不由自主的改变,并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多数认知“强行逼迫自己”,会逐渐脑与身心分离。
我有深刻的个人体验。
十三岁我奶奶去世后,我的变化之一就是开始“让自己像个大人”,不再打闹,觉得很幼稚,不再顽皮自由表达情绪,觉得没有用且觉得很不好。我开始认真听课,心上有一种要努力成熟的压力,这种外在恶劣环境催熟的过程,其实是自我压抑。
虽然我的成绩由年级前三到了稳居第一,且遥遥领先。但是我越来越不开心。甚至,我会觉得自己开始忧郁低沉。
当我放学归来,经过十多里路的田野,骑行中看着夕阳西下,莫名的悲伤会涌上心头。但那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至今记忆鲜活。
我认为自己不应该脆弱。
事实证明我是错的。
在更长久的时间里,我开始感觉到整个身心的消耗、痛苦,越来越心事重重。
其实,心事重重,就是心念乱流太多,又要压制。显得很沉重。
这个过程很艰难。
外在环境不断刺激我,因为我在亲戚家吃了几次饭,会被大声呵斥、驱赶出去;因为自己生病要花钱,就引来各种不满。苦乐交集。但原本就渴望关系和安全感的我,无力在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更好的生活。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这也是我最好的选择。
当我开始放过自己,允许自己不那么好,允许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一点儿”,我开始透过一口气。
一个人内心拘谨、长期紧张的人,是无法有足够心力应对外面的人际世界的。
也不会有多少力量用于自己的个人事业和发展上。亲密关系也可能一塌糊涂。
细微的变化,只要是越来越舒展、打开,即使一点点,也足以聚沙成塔。
每一个自己不满意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失控、烦躁、愤怒的失态,会引发自己的内疚和不安,但心底往往是脆弱和需要关爱的地方。
这个时刻,需要更好的去关爱自己。
悔恨自己这样的表现破坏关系、伤害他人。
但是也是没有办法。
允许自己暂时的无力和不足。
逐渐,就会越来越开心。
发自心底的从容和喜悦。
这是根本的强大之路。
2022.11.3 随笔、内心强大来自对自己的爱
我最近直播课内容:
11月份讲座|当代心理咨询师执业突围之路 - 知乎 (zhihu.com)
10月份讲座|心理咨询师执业四大难关 - 知乎 (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