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芃老师的回答
我是一名幼儿老师,我们这样带领小朋认识植物的属性:
幼儿教育《纲要》明确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现在是春季,那么,我们的环境布置,以春天最明显的特征为主。
盛开的花朵,大片的绿色,告诉小朋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天,是大部分植物开花的季节。
如果是秋天,那就以丰收为主要内容。
以实物,图片等来提醒小朋友,秋天是许多植物收获,结果的季节,落叶树的叶子变黄了。
桔子等水果成熟了,树叶掉落。但是,常绿树的叶子并没有变黄,以此引导小朋友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小朋友观察植物的特征。
提出问题:“为什么树上这么多桃花,却很少有树叶?”
适时的引导,能激发出小朋友观察的兴趣。
告诉小朋友答案:因为桃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这样的植物还有腊梅、玉兰等等。
老师:“现在是春天,地上会有落叶吗?你们去找一找。”
当小朋友找到树叶的时候,告诉小朋友:树木有常绿树和绿叶树之分,常绿树不是不掉叶子,是一年四季都会更换叶子。
“光秃秃的树干上,是怎么长出树叶的?来看看这颗无花果树长出树叶的样子。”
“植物的种子是怎么发芽的?我们动手自己探索探索。”
通过实验,小朋友们发现,不同的植物,不仅种子外观不一样,发芽的时间也不一样。
有些植物的种子大,有些植物的种子小;有些植物的种子有外壳;花生要剥掉外壳才能种植…。
教小朋友种植一些植物,通过观察、施肥、浇水、记录等等,了解不同的植物,对肥、水、阳光等等的不同需求。
小朋友在动手的过程中,对植物的印象会特别的深刻。
通过春游、秋游、幼儿园种植园、活动区,观察不同植物的不同属性。,
花的颜色、外观上有什么不同。
这些蔬菜,让我们来猜猜它们的名字。
过后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