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兔Sylvia的回答
给孩子讲一个关门和开门的故事吧?
“我不和你玩了!” ——
这是一句彰显权力的句子,也是小朋友日常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甚至自己脱口而出的魔法句子。
在我家墨墨刚刚三岁的时候,他在小区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我们用D指代一下。男孩D已经四岁了,比墨墨大,言语上的“操控感”就比墨墨成熟一点。
有一次男孩D先邀请墨墨去他家玩,中途因为一个零食的小矛盾,D突然又不愿意了。结果当墨墨兴奋地朝朋友D家飞奔而去,D却突然扭捏起来,先是到我身边,小声说:“我不想墨墨去我家了……” 接着他跑回自己家门口,对墨墨大声说道:
“我要自己玩,不想让你来我家了!”
然后D就自己跑进家门,没影儿了。
打击来得如此突然,当我走到墨墨身边时,他已经哭成小泪人了。
从D家门口走回我家楼房,从一层坐电梯到顶层,墨墨(字面意义)哭了整整一路,进了门还在哭,抹眼泪告诉我“好朋友应该在一起”……
回家,洗手后,我抱着墨墨在犹豫怎样做解释;因为我不想他觉得自己有错而放低自尊,又不想放低他的友谊。抱他在怀里,我拿出他的"日记本",画出他能看明白的【好朋友】,【墨墨】,【爸爸妈妈】。我问他:
"你和D是什么关系呀?"
墨:"好朋友。"
"你和爸爸妈妈呢?"
墨:"家人"
"那么,好朋友和家人有什么区别呢?
墨墨不哭了。陷入思考。
我特别认真的告诉他:"家人是住在一起,永远会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无论开心还是难过,家的门会永远为你打开。好朋友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权利选择自己玩,自己做事,选择关上他的门。墨墨,你很累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自己待一会,看看书?"
墨墨说,是。
"那么你的朋友也是一样,他很可能累了,不想再招待我们,分玩具了。他想玩他自己喜欢的游戏,自己放松一会儿。"
"墨墨,你也一样,如果和朋友相处时觉得累了,或者生气了,你也可以选择暂时关上你的门,自己一个人做你喜欢的事,你知道吗?"
墨墨听到自己的【关门】权利,忽然开心了一些。我又拿出本想他们一起吃的孩子芒果果冻,他的心情就好多了。吃点甜甜,看看书,慢慢平静下来。
所以,我特别理解题主你对于孩子【降低自尊,委屈求全】的表现有很多忧虑,我们应该一起来先理解一下三四岁孩子的年龄特点:
三四岁,正是小家伙社交欲爆发的年纪,孩子对友情的需求像雨后春笋一样飞速生长。
因此,作为经常陪娃在孩子群里吵吵闹闹、磕磕绊绊的【情感助理妈妈】(因为我家就有友情需求度超高但情绪敏感的小娃……),推荐你从两方面帮孩子走出失落,重新看待朋友间的相处方式:
作为大人,我们能明白人与人的交往其实都是“要么你情我愿,要么不行就散”,两方都有说“不”的权力。
但三四岁的孩子还不完全理解这点。刚从全能自信的幼童期走出来,小朋友还很难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当别的孩子说:“我不和你玩了!”—— 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可能是:我不够好,我就要没朋友了!!
所以小家伙瞬间感到悲伤和挫败,他感觉自己被彻底拒绝了。
这时,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放平心态(别跟着孩子的思路陷入“谁好谁坏”的评判),保持放松、幽默的态度,帮孩子认识到这一点:
这里我推荐别空口讲道理,可以趁孩子悲伤又委屈的时候,带她写日记、画出你想说的故事。
回到“开门关门”的例子,这件事给墨墨留下的印象很深,尤其是“关门和开门”这个比喻,他后来和朋友出现矛盾时,我经常陪他回想“关门”这个画面,提醒他“别人可以说不,而你也可以说不”,这不代表你不够好,你依然有很多朋友,我们爱你。
比如,按题目中的例子,
对方孩子用“我不跟你玩了”作为简单要挟。
此时,你可以微笑的告诉自己的孩子:“那我们也有好玩的游戏哦,我们先玩(给一个具体的小游戏),你相信吗?过一会儿她们会被你吸引回来的!”
这方法在日常真的屡试不爽:只要你在游戏中表现的特别开心快乐,就很容易吸引别的孩子。
比如我带墨墨自创了一个所谓“抓花的游戏”,其实就是自带小剧情的“catch”,但玩起来需要满院子追跑,特别容易吸引周边所有孩子都加入进来。哪怕刚刚还因为小矛盾扭头就走的玩伴,有时候看我们一堆人呼啦呼啦的跑,也会重新回来要求一起玩。
小孩子的情谊,分分合合特别正常,上一秒还大喊“不跟你玩了”,下一秒可能就跑在一起了。
其次,如果孩子特别想加入别人的集体游戏呢?
别直白地走过去问:“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 受“小团体排外”法则影响,你如果问可不可以,他们很可能会直接回答“不可以!”。
我们可以教孩子用自信的态度展现价值,直接进入游戏的状态。比如,有一次墨墨看到别的孩子在玩“红绿灯”交通游戏,我让墨墨直接说“那我是救护车!”,我配合他喊“救护车也要上路啦!” 然后墨墨很自然地就和其他扮演赛车、跑车、警车的孩子们一起玩了。
如果别的孩子们在玩过家家,你可以给孩子小树枝、小叶子,让她当做“食材”直接提供新创意,加入游戏。
如果别的孩子们玩贴画,你可以让你的孩子拿出自己的贴画,一边交换一边融入游戏。
总之,我们既可以创造小游戏,吸引朋友主动参与,也可以展现价值,为别人的游戏添砖加瓦,从而融入别人的游戏。
—— 这两种技巧,最重要的一点都是:鼓励孩子放松,自信。
最后,也推荐带孩子多读一些能帮孩子“肯定自我,建立自信”的绘本,比如让灿烂夺目的鱼群为孩子讲故事, 《勇敢做自己》:
每条鱼都有特别之处。
这些鱼一起,组成了我们这个多彩而美丽的世界。
生命是一个漫长的旅途,你要勇敢做自己。
双语绘本《小猪和小象》也是关于一对相亲相爱又矛盾不断的好朋友的故事。
两个好朋友的故事就像一首幽默温馨的歌,引导我们的孩子去尊重别人的感受,为他人着想,学会陪伴和体谅朋友的心情,宽容对待彼此的小错误。
当然,这套双语绘本也是非常优秀的英语启蒙分级书,用词用语都非常简明,朗朗上口。
《波西和皮普》系列也是关于友谊与爱的绘本,从墨墨2岁多开始一直是他最爱读的故事,启蒙了关于【友情】的概念。
波西和皮普是最亲密、最真实的一对好朋友,她们日常吵吵闹闹,出现过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矛盾:
可是,真正的友谊充满爱和包容,波西和皮普最终总能化解矛盾,再次和好如初。
每当孩子在日常因为友谊的磕磕绊绊而失落,我也经常会用波西和皮普的故事安慰他:
真正的友情一定能超越我们日常的小脾气、小变扭,最终和好如初;如果别人用友情要挟你,那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哦!
祝好,希望所有孩子都收获平等、开心的友情!
我是涵兔,专注亲子早教、幼儿启蒙的海归硕士妈妈,也是陪你分享贴心育儿话的未蒙面朋友。欢迎关注涵兔Sylvia,我们一起分享陪伴与成长的忧与乐。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演绎,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 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