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房企在拿地之后,采取捂盘惜售的办法,以时间换空间来赚取土地的溢价利润。
李嘉诚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6年,李嘉诚将位于上海的世纪汇广场,以200亿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人寿。该项目是2005年拿的地,当时购买地价32亿元,加上建造成本,总支出不会超过100亿元。
这次捂盘惜售的溢价100多亿元
另外一个案例:
所以,许多地方政府是吃过苦头的,拍出去的地,房企以“表演式”开工,拖着拖着就几年了。
到地方政府将很多公共配套设施都建起来了,土地的溢价就体现出来了
建不建都能大赚一笔
其实赚的就是公共配套设施的投资溢价
所以,后来政府也学精明了,在土地出让协议中就约定好条款。
例如
武汉市出让文件中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第三十二条 受让人造成土地闲置,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应依法缴纳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满两年且未开工建设的,出让人有权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你不按合同约定,那我就按合同约定无偿回收咯
现在都非常公开透明了,别拿合同不当一回事
否则就会像恒大现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