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漫游的回答
这个还真的不一定!
这事不能只单单从食材成本来考虑,我认为甚至还要分:长期会做饭和一时兴起的不会做饭这 2 种情况来考虑。
首先可以你肯定的是,会做饭且长期做这两种前提都具备的情况下,自己做饭确实会比点外卖省,而且更健康。
就拿一份 500g 酸辣土豆丝来说,一份外卖的价格大约 15 元,这里面除了包含够买土豆的成本,还有外卖的包装费、配送费、商家服务费这 3 个必有成本。
但你自己做,500g 土豆大约 2.5 元,哪怕再加上少许调料成本、燃气成本和烹饪时间成本,价格也是远低于外卖的。
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外卖平台或店家推出一些促销活动,一份土豆丝 5.9 元,那这顿饭一定比自己做省钱,可这种情况不是天天有啊!
所以,总体来说,对于长期会做饭的人来说,自己做更省钱。
接下来再来说说一时兴起的不会做饭情况。
你如果是一个新手,家里从来不开火,突然有一天别人告诉你自己做饭省钱,于是,你就准备大展身手来试一下。
但这试一下的成本,真的是远比你点外卖贵的贵啊!
既然是新手,那你最开始需要支出的,有可能多不是食材,而是锅碗瓢盆这一系列的厨具和器皿成本。
接着你需要支出必要的食材成本,在往后,你还需要支出一些学习成本。
也就是说,你人生中的第一顿饭成本=食材成本+厨具成本+学习成本+烹饪时间成本+燃气成本+调料成本
付出了这么多成本后,你要是有天赋会做了,且能长期做下去,那恭喜你,你会晋级为长期会做饭的人;
但你要是没天赋,或者是感觉太麻烦、工作忙的压根没时间做,那你的这顿饭成本可就多了去了!
虽说学习成本+烹饪时间成本可以不需要用钱来计算,但厨具成本和调料成本实实在在摆在那啊!
对于长期做饭的人来说,厨具成本和调料成本就好比固定资产,是可以在以后使用中逐渐摊销的成本,用的时间越长,摊销成本越小。
可你就做了 1 顿或者 10 顿,厨具成本和调料成本摊销要么除 1 ,要么除 10,怎么都不划算啊!
举个例子,假设你还是做一份 500g 的土豆丝:
需要的厨具是「炒锅+炒勺+盘子+菜刀」,这 4 个加起来至少需要支出 150 元。
需要的调料是「花生油+盐」,这 2 个加起来至少需要 8 元。
所以,你的这份土豆丝的成本大约就是 150+8+2.5=160.5 元,外卖都能点 11 份了!而且可能还没外卖做的好吃。
所以,总体来说,对于一时兴起的不会做饭的人来说,外卖有可能更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