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丹的回答
刚写完中美货币政策差异,我国的LPR下降基本符合预期,两个标志性事件要早于LPR下调,分别是央行的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10bp,以及央行开展 2370 亿元 MLF 操作, 利率下调 10 个基点,这都预示着LPR要下调。
央行将 7 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从 2% 下调至 1.9%,释放什么信号?对市场有哪些影响?
降息对于存量和新增贷款我们分开讨论:
1)对于存量贷款来说
本次的降息,对于存量贷款利率来说是一种直接让利,尤其是2019~2021三年间三高上车的群体,高房价高利率高LW风险,这部分群体当时的利率普遍在5~7%之间。对于存量贷款来说,加点是固定的,意味着基本吃不到降息的红利,只有LPR下降会带来重新定价时的执行利率下降。
存量贷款又分两种,一种是当时选择固定利率的群体,任何货币政策都不会影响其执行利率,直至贷款还完,另一种是选择LPR+加点,和lpr改革之后只能选择lpr的贷款群体,相比于固定利率,累计最高可以享受60bp的降息,也再次验证了2020年初的观点,降息是5~10年内的大趋势,已经上车的选择lpr是最优解。
2)对于新增贷款
对于新增贷款来说,还是有少量的影响的,比如对于多数城市来说,新增房贷利率不得低于lpr以下的20bp,也就是说当lpr为4.3%的时候,新增贷款的下限约为4.1%,结果就是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以这个下限放贷的,表现为百城很长一段时间的平均贷款利率都在4.1%低一点的水平,低于4.1%是因为部分城市房地产极度低迷可以放开这个下限。
那么当lpr下调到4.2%的时候,意味着未来的新增贷款执行利率平均值可以继续下降,也就是4%这个槛,大概率是3.9%~4%左右的水平,也有一个影响,让各种设限制的公积金更加鸡肋。同时意味着扛着前几年没买房的又可以获得一部分的让利,再次验证了大家都不去抢房子,就会带来更高的让利,不是因为政策良心发现,只是因为有些人来过,抗争过,非暴力不合作过。当然这些人在高位的时候被恐吓过,嘲讽过,所谓的你买不起有的是人买得起。
当然,你指望这10bp的降息救活房地产,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去年一年平均房贷执行利率下调幅度超过100bp,有的地方超过200bp,都拉不起来的房地产热度,想靠这10bp估计连个水花都很难产生,主要是振兴市场信心,给存量房奴放点利,让他们挤出来一点钱可以用来消费,仅此而已了,蚊子小也是肉么,总比只降加点不降lpr对于存量房贷们有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