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老虎的回答
我的回答是一个不完全切题的回答。因为我最喜欢的那一件羽绒服价格超过题主预算了。
我媳妇为我准备的工作服都比较讲究。因为我一年要在户外寒冷天气工作几十次,累计上百小时,如果衣服御寒有问题,冻病了一个要治病,养病,花了医药费不说,还耽误好几天工作,所以她在衣服上很舍得花钱。
最早我自己买的500元的羽绒服,经常往外窜毛,也不暖和,很快就扔掉了。
我开始每年都有的三次西藏旅行拍摄,虽然这里是风景绝美之地,但也是气候恶劣之地。媳妇开始特意给我配置始祖鸟外套,内衣等全套装备,在接下来的户外拍摄时,都确保我有最好的状态安心拍摄。有些朋友偶尔看到我在青岛穿着始祖鸟,笑我高消费没意义。但其实不然,因为我每年有接近两个月时间在条件严酷的高海拔地区,防风保暖,排汗效果良好的衣物,帮我很好避免了受寒发烧,以及各种高原严重疾病。
在零下30度的坝上经受了考验,棉服价格是3000
这是在海拔5200的珠峰大本营附近狂风里拍摄:
我一般十月进入西藏,西藏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是风吹起来,那和刀子割一样,所以一身合身的棉服很重要。
这一段从我两次西藏高海拔旅行中翻出来的视频和照片,分别是2017年10月份在西藏定结县海拔洛子峰观景台我们在狂风中拍摄洛子峰、珠峰的希拉里台阶等角度延时摄影的视频,当时我穿的是始祖鸟ATOM LT 连帽棉服。
这个棉服在臀部附近是收束的,所以风灌不进来。穿上很合身舒适。但是在遇到下冻雨和雪的时候在户外长时间逗留,容易打湿。
选购链接:
后来媳妇给我买了一件特别重的衣服,为了去东北穿。穿上感觉和当年穿父亲的翻毛羊皮大衣一样的感觉,暖和,但是有点重。活动起来略有不便:
这件衣服有个缺点,趴下拍照时候,很容易被人误认为藏獒然后被砖头砸了:
参看笑话:
我穿着它登上了海拔7000米的雪山,额,不对,700米的雪堆
今年秋季,因为有更多西藏旅行计划,媳妇又私自给我买了始祖鸟的Macai硬壳羽绒。说实在挺贵的,我情愿要一支镜头。但媳妇说,在风大的寒冷地方穿,轻便,保暖而且不臃肿,还方便我拍摄,这么一说我就喜欢了,只要有利于拍摄我就开心。
穿着的感受,重量非常轻,套上和以前的那些始祖鸟的外套类似,穿起来很贴身,尤其处理得好的是羽绒服的下摆,符合腰臀曲线的同时,底边的弹力硅胶条轻轻地收紧,并有摩擦力,有把自己包起来的感觉。我全身的肥肉都集中在肚子上,穿其他衣服时候,经常感受到从衣襟下面钻进来的风。Macai硬壳羽绒不会这样。在寒风里防风保暖非常到位。
以前穿不好的羽绒服的感觉是,太阳落山前,一来大风,这衣服穿了和没穿差不多,腰部灌风、脖领漏风、身上的还没有干透,有了风更是冰冰凉。非常痛苦。而Macai硬壳羽绒没有这个问题,三维立体填充的塔夫绸材质最大限度避免了湿气沾染到羽绒上;分区填充的Coreloft在已经容易出汗的位置帮助快速排汗。保证羽绒服整体的干爽、轻盈保暖。同时腋下还带有防水的拉链,对于我这样特别容易出汗的人士来说真是太贴心了!
虽然有点贵,穿起来很舒适。
ARC'TERYX始祖鸟 男子 GORE-TEX防水 MACAI JACKET 硬壳羽绒雪服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款摄影手套,冬季尤其是大风天拍摄,如果不戴手套很容易冻伤,也忍受不了那种刀割一般的痛苦。摄影手套除了日常手套的防寒、方便操作三脚架等用途之外,拇指和食指都有可以翻起来的小设计。
去年最后一天,青岛气温突降,体感温度零下28度,这个手套帮助我完成了拍摄
人的热量散失,头部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一个好的毛线帽,对于御寒也非常重要。
羽绒服上的帽子,对于街上行走的安全性还是有影响。
只有媳妇给买的可以简单蹚水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