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君良的回答
这是中方针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第一波定点回击。
先上时间线。
二零一一年,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海啸。
大量的水冲击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后来引发爆炸。
当时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为了冷却烧毁的核反应堆,用大量的海水将核反应堆降温,实际上在那时就有超过一万吨的受污染海水排放了。
之后,日本将受污染的海水通过储水罐方式储存起来。
从二零一一年到二零一三年,十二年时间,日本建筑了超一千一百个储水罐。
每个储水罐平均能够储存一千吨到一千三百吨水。到目前为止,储水罐容量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了,为此他们选择将核污水排到太平洋去。
二零一二年十月,东芝研发出一种能从污染水中除去氚以外六十二个核素的多核素去除设备。
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原子力规制委员会根据运行实验的评价,批准了对原子炉施设保安规定的修改以进行试运行,并发表文章称,东电的试运行,也就是热实验,将在月内开始。
这种设备有三个系统,每天能处理二百五十吨污染水。
其中一个系统在三月下旬开始进行运行实验。
但是, 四月开始试运行的系统,在六月十五日由于储水罐被腐蚀,而发生了漏水的问题。
七月二十五日,东电明确了问题所在:储水罐厚约七毫米的焊接部分,在被污染水所含的氯离子和次氯酸腐蚀后,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因此,东电决定在罐子内放入橡胶,对于已经开始试运行的另一个系统,也在八月初停止运行并修补储水罐。
还没有开始试运行的第三个系统,同样采取此修补措施。
至此,全部系统都停止了。
九月中旬,日本计划重新启动一个系统。但是,由于氚无法去除,日本当时就开始计划,将掺有氚的污染水进行稀释后排放到海洋中,但当时有很多渔民极力反对,而且难以确定排放的具体时期。
接着,东电就开始拿全世界当傻瓜,给出了第一个国际玩笑:氚是安全的。
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在事故发生之后两年又几个月,东电首次承认福岛核废水放射性污水正泄漏流入太平洋,证实了渔民与核子监督机构的专家多年的怀疑。
八月二十日,核电站又发生一起事件,多达三百吨的高辐射浓度污水从污水储存槽外泄。
这些污水足以危害附近工作员工的健康。
这次污水外泄事故被评为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的第三级。八月二十四日,东电说,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蓄水罐大量泄漏放射性污水的原因是由于蓄水罐变形。
此前东电曾经用橡胶圈对蓄水罐进行了密封,防止蓄水罐变形,但是,近日橡胶圈可能已经因老化而丧失功能。
八月二十六日,安倍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直接出面解决外泄问题,显示政府对东电缺乏信心。
九月三日,日本政府准备投入四百七十亿日元经费阻止污水外泄,并且建设冻土墙与除污装置。九月十九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亲自视察核电站并且作出指示,除了先前除役的四个反应炉以外,完好但停机的第五、六号反应炉也应报废,专心处理污水问题。
二零二一年四月,在震灾十年后,日本宣布了关于处置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事故水基本政策,即经国内监管部门批准后,将水样提交联合国际检查并经先进液体处理系统处理,就能排放到核电站周围海域的方案。
之后不久,日本又请求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背书与技术援助,以监测和审查这些辐射处理水排放有关的计划和活动,从而确保以安全和透明的方式进行实施。
在接受这一请求之后,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于当年任命了一个特别工作组,其构成包括原子能机构工作人员,以及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马绍尔群岛、韩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和越南的十一名具有丰富经验与广泛技术专长的国际公认专家。
特别工作组不停强调,需要完成对排放计划的全面安全审查(包括技术、监管和独立取样与分析),才能得出东电是否已满足规定标准值之安全原则的结论。
虽然其审查结果和结论对日本政府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将有助于向国际社会进行通报,并支持提高透明度的总体目标。
此后,特别工作组按照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开始审查日本政府和东电的排放计划及相关活动,并将进行独立的源和环境监测,以确证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布的数据。
国际原子能署总干事对记者称专家对日本核电水排海报告并没有分歧,格罗西也说了,通过稀释降低浓度进行排放的方式不是特殊方式,韩国、美国和法国均也需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流程。
原子能机构的记录与监测将在排核污染水之前、期间和之后持续进行提供。根据当时核定的计划,日本预期将于二零二三年八月底,逐步向海洋排放约一百多万吨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处理水。
当然,这个国际安全标准,显然是彻底的谎言。这个不用怀疑。西方做事总是这样,又当又立。
当时,虽然日本已通过这个破组织和伪专家的检查,但是没有取得全世界国家的认可,民意观感上,周边国家,乃至日本社会,仍有相当大的反弹和不满情绪,渔民忧心部分人因此减少吃海产,生意将会受到冲击而受到损失,而民间团体也质疑日本政府仍没有尽足够全力,而是选择向经济性妥协的方式处理
二零二一年三月,核电厂区域共存有一百二十五万立方米的核废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去除了放射性同位素(除了氚),符合当地排放至大海的标准。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共有百分之二十七的经净化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其余百分之七十三需要继续净化。
除了将核污水排放到大海里,其实还有其它处理方式。
比如蒸发释放、电解排放、地下掩埋等,这些都是选项。
但是,日本最终选择通过海底管道的方式把核污染水排出去,是由于其他的方式都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含量,经济成本会很高,因此选择成本最低的一个方案。
注意:核污水,不等于核废水。
核污水危害更大,含包括氚在内的六十四种核放射性物质。
核污染水在进入海洋后,首先通过洋流输运,扩散传播到不同大洋。此外,还会通过海洋生态系统,例如食物链的传播,而不断传递,并且也有可能通过公众摄入海产品的方式,进入到人体里,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或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潜在影响。
这次制裁日本之前,中国海关已经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的食品了,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严格实施百分百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
二零一七年一次核废水检测中,已经证实:
60次碘129严重超标,以及,核废水中还存在锶90严重超标的问题。
致癌物锶90进入人体后,会被骨质结构吸收,一旦融入到骨头的晶体结构中,便无法被排出体外。
锶90是一种趋骨物(Bone seeker),一般经由受污染的食物与水源进入人体,其中约70%到 80%可被人体经排泄作用移除,剩余部分几乎全部储存在骨骼中,可诱发骨癌、骨髓瘤或骨头周围软组织的肿瘤。
人体移除锶90的速率,与骨重塑的代谢有关,因年龄与性别而异。
路易丝雷斯及其同事,在幼儿牙齿调查中,对于数十万颗牙齿的分析表示,一九六三年后出生的儿童的乳齿中,锶90的含量较一九六三年前出生者高出五十倍。
二零零一年,华盛顿大学将该次调查中贮藏的八万五千颗乳齿交给辐射与公共健康计划。这个组织追踪了数十年前参与幼儿牙齿调查的儿童,并于二零一零年,将结果发表于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
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儿童中,在五十岁以前死于癌症者幼年贮存的乳牙内锶90的含量为到五十岁仍存活者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