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源老师的回答
我之前回答写过
病人高烧时用酒精擦背降温,这种方法从医学角度解释有没有合理性?
酒精散热通过两点:
(1)酒精本身温度低于皮肤,可以从皮肤表面吸热,然后它自己再蒸发带走热量,整体人体的热量就降低了。
(2)酒精可以刺激外周血管扩张,这样可以增加表面的血流量,也能带走部分热量。
但是这个方法目前并不推荐,原因有这么几个:
(1)酒精刺激皮肤,且可能会导致皮肤过多的损失水分,尤其是小孩子,会增加不舒服的感觉;
(2)酒精属于物理降温,降温效率较低,真发生高热,来不及,并且不能缓解其他症状,比如疼痛。
(3)小孩子皮肤薄,酒精可以渗透,有可能导致小孩子醉酒,甚至酒精中毒。
之前那个问题下,还有不少答案支持这种方法,成因无非是以下一个或多个:
(1)传统方法,一直都这么做,谁谁都没出事——幸存者偏差。
(2)是药三分毒,所以只要不吃(西)药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3)酒精可以消毒杀菌
(4)酒精抹上去确实感觉到了凉爽
而且很多家长对于小孩子酒精中毒这件事也没有什么概念,我小时候和现在都见过不少家长拿酒精去逗小孩,让小孩尝尝酒味,并且小孩晕乎乎的,他们还会发出爽朗的笑声。
各种误解造就了这个方法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
面对小孩发热(尤其是感染高热时),最好不要单独使用物理降温,这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
因为感染时,人体会重新定义正常温度,从平时的37℃变为38、39,甚至40℃。这时候人体的体温调节就是围绕38-40℃的体温进行活动的。
如果单纯用物理降温降低体表温度,会让体温调节中枢认为比正常温度要低,它反而会加班加点的给人体升温,就会出现体表降温、核心升温的局面。
对人体伤害更大。
此时最好是能配合退烧药一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