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飞扬说经典的回答
第11-12集评论
第11-12集,余爱芹的线索基本又搁浅了。
唯一有推动作用的是胡峰线。
胡峰和宋哲对话时,提到“死亡是最高的艺术”,而后卫国平提到,余爱芹阅读书目中就有这句话。
这是真的。
余爱芹确实读过死亡主题的图书,第十集开头,就有一本《死亡默想》。
胡峰崇尚死亡主题艺术,这似乎在暗示,胡峰和余爱芹关系匪浅。余爱芹能收到价值不菲的鞋子,这是不是来自胡峰?胡峰是不是余爱芹的笔友?
第11-12集并没有给出答案。
碎尸案暂停,《他是谁》叙事主线变成了扫黑剧,叙事中心转向了聂宝华和赵刚的来回拉扯。
赵刚想吃掉聂宝华,野心很大,能力不行。
赵刚的花衬衫就证明了他只是个混混,难成气候。
我在分析第十集时,就提到格子纹大衣基本是受害者和潜在受害者的共性,第十二集,依旧证明了这一点。
有读者认为,格子纹大衣不过是服装设计师的偏好,没啥叙事意义。
我很难认同啊。
大家有没有发现,赵刚特别爱穿花衬衫,赵世杰有时穿,有时不穿,聂宝华从来不穿。
同样是喜欢黑吃黑,三者对花衬衫的态度,是层次高低的表现。爱穿花衬衫的赵刚,层次最低,赵世杰位列中间,聂宝华的层次最高。
《古惑仔》系列就提到,古惑仔穿西装领带,是进步的表现。
“以前你穿牛仔裤,现在西装打领带,这就是进步。”
《古惑仔》和《狂飙》都有个共同的特征,花衬衫就是小混混的标配,如果带头大哥也穿花衬衫,通常是没啥脑子,比如说徐江。
《古惑仔》的陈浩南,做大做强后,服装彻底商人化,穿西装打领带。
高启强也是如此,认干爹之前穿花衬衫,衣风和赵世杰半斤八两,认完干爹,衣风大变,就是和聂宝华一样,是西装革履了。
花衬衫深受混混们的喜爱,根本原因是花衬衫既能彰显个性,也能震慑他人。黑社会要做大做强,需要建立反抗叛逆不怕事儿的形象,颜色鲜艳,彰显个性的花衬衫就成为刚需。
赵刚正在事业的上升期,强调富贵险中求,杀人放火是基本手段。他需要穿高调的花衬衫,来树立自己喜欢搞事不怕事的叛逆形象。
其实,花衬衫和赵刚小弟们的红毛,黄毛一样,都想要通过与众不同的装扮,彰显自我,震慑他人。
比赵刚高一个档次的赵世杰,离不开花衬衫,但不会一直穿花衬衫。赵世杰出场时,闯红灯,穿花衬衫,烘托流氓混子形象。
他第一次见衣冠楚楚的聂宝华,是花衬衫,领子外翻,衣风浮夸,形象不羁。
这并非赵世杰的一贯形象,他见聂宝华也穿白衬衫,逐渐聂宝华化,证明他也开始成长。
不过,赵世杰毕竟不是聂宝华,明明可以花钱消灾(或许赵世杰并不这样认为),他却动用赵刚的力量,和蒋广善死嗑。这个处理,很容易引火上身。
蒋广善明显是个有脑子的狠角色。他一直在警方面前当小绵羊,目的是想反杀赵世杰。
对一个握着自己把柄的人,赵世杰这种硬碰硬的做法,不太行啊。
西方有谚语,你的服装能泄露你的思想。张爱玲也说过,“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袖珍戏剧”。我们经常说人靠衣装,根本原因是你穿的服装,确实会决定你的样子。
第11-12集,我们能从服装的角度嗑CP,卫国平会穿黑色皮衣。
第十二集,聂小雨去警局,也是黑色皮衣。她的皮衣更亮,可见是新买的。
不过,两人碰面时,卫国平并没有穿黑色皮衣。两人的共同点是,他们穿的都是高领打底衫。
剧情到了12集,这部剧已经过半了,基本可以断定,《他是谁》不是另一部《狂飙》。
《狂飙》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留白,比如泰叔牺牲白江波干掉徐江,这是观众通过细节可以推测出来的剧情。导演相信观众的理解能力,因此这部剧耐人寻味。
而《他是谁》的处理就太直白了。
电机厂纵火案,观众都可以猜到是赵刚派人搞的,赵世杰还特意在聂宝华面前解释一下。
这样处理是败笔。它说明赵世杰没啥脑子,知道太多很危险,反派形象弱智,电视剧不迷人,
国产剧可以含蓄一点,用细节和画面讲述故事,而不是利用人物的台词来推动,赵世杰还亲自解释纵火案,我很不满意。
说这句话,也是对《他是谁》爱之深,责之切。我不希望这部剧继续狂飙。
第10集评论
第10集是多条线索并行,案情依旧扑朔迷离。
蒋广善那条线,和八八案没啥关系,它的存在不过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的烟雾弹,大概率是为了说明时代如何让一个底层好人变成恶人的。关于蒋广善不是凶手,我写第8集剧评时就讨论过,在此就不赘述了。
第10集有个让人细思恐极的点是,格子纹洋溢着死亡气息,穿上就容易被坏人盯上。
第一集开头,1988年被杀害的赵某,格子纹大衣。
第一集结尾,1996年,生死未卜的眼镜女,当天穿的也是格子纹大衣。
1988年,聂小雨险些被奸杀,穿格子衫。
1996年,聂小雨成为小聂总,她独自走夜路,穿格子纹大衣。偷窥镜头的存在暗示不可知的风险,于是聂小雨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顾开岩被薛家键跟踪的那一夜,穿的也是格子纹大衣。
被侵犯的陈海平,也穿格子大衣。被碎尸的“艾卿”,格子外套。
除了小雅是一身红色大衣,格子大衣几乎成为受害者和潜在受害者的标配。
这是服装设计师的个人爱好?我觉得是有意为之吧。到底格子纹代表什么,后面的剧情应该会有个交代。
第十集用大量侧写笔触,展现余爱芹的过去。
卫国平阅读余爱芹的读过的书,发现这个姑娘真实的一面。
她是乡下人,性格羞涩,没有和同学打成一片。在学校,她常去图书馆,读言情小说。在校外,她喜欢重金属摇滚乐,卖盗版磁带,和摇滚乐队打成一片。
很少有同学知道她的生活,她的哥哥也不例外。
她将自己活成了同学中的黑洞,没有人知道谁会送她昂贵的鞋子?谁会和她成为笔友?谁是杀掉她,并且将她碎尸?
罗斯听闻余爱芹被杀后,掩面痛哭。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一个曾经活生生的人的沉重哀悼。
罗斯原本以为,他可以和余爱芹成为男女朋友 ,甚至组建家庭,然而,再一次听到她的消息时,两人已经阴阳相隔。
一个曾经有着rocking灵魂的女孩,就这样消失了。
墙上那个rocking的涂鸦,是对余爱芹的悼念。
就目前的剧情来看,余爱芹大概率死于情杀。
罗斯喜欢余爱芹,余爱芹喜欢胡峰,胡峰喜欢陈海平,陈海平喜欢薛家键并遭抛弃。
心爱的人被欺负了,胡峰似乎有作案动机。目前警方开始怀疑胡峰用余爱芹的尸体,嫁祸薛家键。
至于真相如何我不敢做出结论。
关于薛家键和陈海平的交往,还有个让人抓狂的细节。薛家键对内裤有特殊的癖好,他盯上的女性都是穿相似风格的内裤。他能得到这种信息,只有一种可能,从陈海平那里得到的信息。
这是陈海平主动分享的,还是他偷偷窃取的,目前不得而知。
但我们知道,薛家键是斯文败类。
推动薛家键猥亵案更进一步的主要功臣是顾开岩,我很喜欢这个设定。
按照剧情设定,女性通常是受害者,面对男性施害者的行凶,她们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然而,顾开岩却证明了另外一种可能,受害者不是女性该有的命运,女性能拥有比男性更精准的判断,更高的办案能力,更新的工作理念——顾开岩和卫国平的对比,就说明了这一点。
顾开岩和聂小雨形成对比。顾开岩是警察,法治社会的捍卫者 ,聂小雨是小聂总,人情社会的受益者。
顾开岩成为警察后,有最大能力惩恶扬善,将坏人绳之于法。而聂小雨在哥哥成为暴发户后,依旧没有安全感,第十集开头,她走夜路时的慌张就证明了这一点。
宋处追顾开岩的戏份,确实存着非常功利世俗的心态,当了局长女婿 ,想走人生捷径。
但我不太明白,宋处也老大不小了,这么些年,他为啥一直单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