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沈同学的回答
国轩高科目前大股东是大众,那当然在欧洲可以吃的比较开
目前大众持股国轩高科限售+无限售股份一共25%左右
之前欧洲说想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麻烦,想追加关税什么的就是法国比较激进
德国一直支支吾吾没有说什么,一方面是德国很多车都卖给了中国,另一方面德国在中国新能源方面布局也在加速
大众不就是德国的吗,都已经成为国轩高科大股东了,而且还在欧洲本土建厂,他当然没什么意见
这次国轩高科下线的产品,第一款欧洲本土电池就是在德国中部著名的大学城哥廷根
相当于是“德国制造”的电池,这个和大众成为国轩高科大股东肯定有千丝万缕联系
德国是在受益的,所以欧洲也很难铁板一块的反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而且国轩高科还和巴斯夫、ABB,Ebusco、Ficosa签了合同,继续开发电池,储能的合作
巴斯夫也是德国的,ABB是瑞士的,Ebusco是荷兰的,Ficosa是西班牙的
说明其实欧洲和我们在电池方面的合作越来越深了,通过国轩高科已经在和欧洲合作各种电池业务
没有和我们合作的欧洲国家,或者没有欧资的品牌肯定会压力大一点,他们会比较针对一点
国轩高科通过大众的入股一直在欧洲开通市场,并且还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并供货
和越南的那个知名车企VinFast也有合作
国轩高科和美国的合作主要看补贴问题,之前是承诺5.36亿美元的补贴,还有一笔1.25亿美元的基金激励
而且在未来30年的时间里面,能获得2.1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国轩高科一直都不怎么赚钱,其实在国内也没有特别大的盈利空间
宁德时代是一家独大,比亚迪是自产自销,其他电池企业都赚不到钱,钱都被头部企业拿走了
国轩高科其实一直在亏钱,今年中报扣非净利润也就是几千万
别看国轩高科到处在布局,一直在出海,但赚钱压力非常大的
和宁德时代这种头部企业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如果国轩高科的出海,可以让欧洲不要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那么大敌意
那也算非常好的事情了,想赚钱估计还是难
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非常清晰
宁德时代已经是全球动力电池老大了,其实其他企业也不容易赚钱
国外比较优秀的电池企业里面LG业绩,松下和三星SDI好一点,SK On还在亏损
都和宁德时代的赚钱能力差距很大
很多电池企业以后能不能活下去都是未知数
动力电池绝对是高端制造的代表,是技术驱动的行业
中低端的电池产能严重过剩且赚不到钱
国内的电池企业和全球电池企业格局差不多,头部赚了大部分利润,其他企业想喝口水都难
大部分都赚不到钱
所以这些企业能出海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也不错
也是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