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徒的回答
读研的时候跟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关系比较好,所以每年考研复试期间都会被老师们叫过去做复试秘书,进行辅助面试工作。因此也看到过许多同学的复试表现和自我介绍,经常会听到老师们对这些学生评价,后面也接受过不少同学的有关考研复试咨询,最大的感悟就是许多同学往往都没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介绍哪里出了问题。
自我介绍是面试的开场白,一般在整个面试的开端,虽然好的自我介绍虽不能保证你100%录取,但是糟糕的自我介绍往往会让导师对你产生不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准备一个出色的的自我介绍,突出你的亮点,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给自己开个好头,能够直接让老师对你产生兴趣。
作为一个靠复试稳扎稳打上岸的过来人,在复试自我介绍方面比较有心得,所以趁着今天有时间,索性借着这篇回答,一口气把【自我介绍的加分项】+【如何准备一份优秀的自我介绍】+【复试面试中常见问题】都总结一遍,让你在复试阶段比别人更容易赢得导师们的青睐!本文略长,但字字干货!希望你能耐心看完。(另外一些我之前用过的复试资料,也都会放在文中,大家可以自取!)
如果你觉都对你所有帮助,点赞收藏是对阿徒的最大支持啦!有问题也可以打在评论区,我看到了一定及时回复!同时关注不迷路哟 (✿◡‿◡)
话不多说,咱们直奔主题!以下考研复试自我介绍的经验,一个普通的双非考生的三跨985的成功心得!!良心攻略哇!!!
如果有学术科研经历的话,将会是导师们很感兴趣的一项内容,是最能展现你本科期间学习能力以及认真程度的一部分,大部分专业读研期间基本是要做项目或者科研的,所以如果你本科有相关的经历,那么肯定是可以加分的,甚至令老师们心动。但是学术科研经历也很容易挖坑,所以一定更要提前准备。
初试成绩就是考研的根本,如果你研究过一志愿的复试录取细则,你会发现几乎所有院校的初试成绩占比都至少在50%以上,因为初试成绩高的话,会让老师的第一印象不错,自动带入你专业课学得不错的印象,但是低分逆袭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初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能进入复试就有上岸的机会!
如果你本科期间没有进行什么科研/项目经历,但是有不错的实习经历(比如一二线大厂),那么也是一个加分项,这对实践性学科或者专硕类专业非常重要,好的实习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证明,说明你是经过大公司认可的人才。这部分如果有不错的实习、实践,都可以拿出来说一下。
有交换留学经历代表着你有接触过多元的文化,眼界和视野肯定会比没交换过的同学更开拓一些,专业知识面也会广一些,所以交换留学经历也是一个加分项,如果有那么请一定要说明,往往是可以加分的。
获奖经历代表着你本科期间获得过的荣誉,如果有参与过一些大赛小赛并获奖,或者获得奖学金,那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加分项。你的荣誉,证明你曾经辉煌过!但是注意不用说太多,5个以内足矣,获奖经历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说多了给人的感觉也不好,可能会给导师们留下有点过于张扬的印象,挑最具有含金量的几个奖项说就行了。
读研期间大概率都是要接触英文文献的,即便你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水平也很重要,能帮助到导师。所以如果有能证明自己英语水平的成绩,一定要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一说,比如四六级成绩、雅思托福成绩、专四专八、CATTI(翻译资格)等,是一个很有力的加分项。
如果你来自985、211等名校,那么多多少少也算一个加分项。虽然本科学校不能决定你是否通过复试,但是至少证明你的背景不错。如果本科学校不是很好的同学,尽量在前7点上面下功夫,一样也可以加分,打动导师们的!
首先,先帮大家放个我当时复试用的资料包,里面有系统梳理复试流程和规划、复试自我介绍相关的内部资料,还可以加入考研群找到报考同一目标院校的复试研友,不是会员也可以免费领!点击下方小卡片中的「免费参与」,添加助教说领资料即可,手慢无!大家领到之后,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呀!
言归正传,一般来说,自我介绍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基本信息
第一部分介绍你的个人基础信息,即你是谁,你哪儿来,本科学校和所学专业是什么,交代下自己的背景。
2.本科经历
第二部分介绍你的本科经历,是自我介绍的重点,可以说说你的本科成绩排名(如果不靠前的话可以不说),参加过的科研/项目工作(简单说,几句带过,详细内容等着老师追问),实习经历(同样简单描述,等提问),以及含金量高的奖项或荣誉(1-3个即可,过犹不及)等。
如何让自己的经历更加吸引人?有一个秘诀,建议使用STAR法则,即Situation(情境)、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即在什么背景下,有什么任务,采取什么工作,取得什么结果,这就是STAR法则。在描述每一段经历的时候,最好按照【科研/项目背景】+【负责/参与的内容】+【你做了哪些产出】+你【的产出带来的成果】这样的结构来进行描述。比如:
阿徒本科期间加入导师的XX课题组,主要负责用户测试的数据分析板块,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得到的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度分析,同时对所涉及的领域进行研究分析,撰写用户测试报告,且该课题参与过省级课题评定,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与核心骨干。
3. 兴趣爱好/读研规划
第三部分可以下介绍你平时的兴趣爱好(最好跟专业有点相关性)、读研规划或者感兴趣方向,让老师对你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因为如果一直在说学业相关的东西,会让你的自我介绍显得干巴巴,所以我们可以加一些调节气氛轻松的内容。
4. 礼貌收尾
最后,收尾致谢表达愿景,让你的自我介绍显得更加饱满。推荐一个我当时面试时的结尾,也是我觉得非常非常非常好用的一个结尾:
总之,很开心可以有这个坐在这里跟老师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希望几个月后我有幸能够成为xx大学xx专业的一份子,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总之,在自我介绍里要突出你的核心竞争力与亮点,导师们会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追问,所以尽量设计一些你希望导师关注内容进去,或者能让导师们感兴趣的内容,让老师按照你预设的方向进行提问,去主动掌控面试的走向与节奏,那成功率肯定up。当然,前提是你要对你自我介绍中的内容非常熟悉,各种可能的衍生问题都思考过。
但是切忌自我介绍过长,我也经常帮助考生们进行模拟面试,说者太久,听者容易耳朵疲劳,所以我建议是最好在2分钟内,1分半左右尤佳,留一些空间给导师去提问,而不是一股脑的全部都说得很详细,20秒个人本信息,50秒本科经历,20秒兴趣爱好,最后10秒结尾,完美。
一个优秀的自我介绍示范:
各位老师好~
很开心可以坐在这里跟老师们有一个双向交流的机会,我叫严徒,来自于中山大学的交互设计专业。本科期间成绩优异,绩点3.71排名前10%,并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大三的时候跟随老师参与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测试柜的测试系统的交互设计,所参与的设计方案被集团所采纳并获得好评。并且还参加了中国第六界用户体验创新大赛,获得银奖,所设计方案获得评委组的一致认可。
此外,我还在暑假期间在腾讯公司进行交互设计实习,参与了腾讯拍一拍功能的设计与跟进,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平时我也热爱生活,喜欢运动与音乐,尤其喜欢弹钢琴,主攻即兴伴奏。倘若有机会,以后可以给老师们露一手~并且私下里还很喜欢看设计史,最喜欢的设计师是现代主义设计大师Peter Behrens。
总之,很激动可以有一个坐在这里跟老师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希望几个月开学后可以成为这里的一份子,还请老师们多多指教,谢谢~
点评一下:亮点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语言轻松有趣,易消除紧张感。
把自己最具竞争力的经历直接重点说明,但又不显得干巴巴与死板。并且对自己的项目经历、实习经历有成果总结,贴进专业主题。对于平日生活里的自己也有描述,让导师们能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整体一番自我介绍下来,条理清晰,自然流畅,轻松有趣,容易让导师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所以同学们,学会了吗?你可以试着按照文中的指导和建议对自己进行梳理一番,写出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出色的自我介绍吧~赶快行动起来!最后再强调一点:一定要熟读并且记牢,能做到脱稿且自然地、流畅地介绍自己,而不是听起来很僵硬的背课文。
同时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也要注意三个基本原则:
1. 个人形象:面试的时候着装不必太过严肃,也不能过于随意。注意仪态仪表,穿着"简单、整洁、大方",不可打扮太过花哨,建议选择相对正式又不失朝气的着装,整体搭配应得体整洁。女生不要浓妆艳抹,可以化个淡妆,不要佩戴过多首饰;男生把头发理一理,胡子刮干净,不要显得太邋遢。
2. 准备充分:个人材料需要准备充分,比如简历、本科成绩单、项目或实习经历证明、各种获奖证书等,让老师能更全面的了解你,自我介绍的时候也有更多的底气。
3. 稳重自信:进行自我介绍时要从容自信,心态平和,不要过于紧张,底气要足,给导师留下一个好的开场印象。虽然你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你要表现出足够的成熟与稳重,导师们一般都喜欢稳重且自信的学生。但注意,可以自信但不能自傲。
同时,不少学校也有英文面试要求英文自我介绍,所以在准备好中文的后,需要再准备一份英文的。而且以下几个话题也一定要认真准备:
一是做好专业相关的词汇准备,口语面试时老师有可能会问到你专业相关的问题,可以看一些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来做准备。
二是考研原因,这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问题,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
⑴ 兴趣,即强调对所报考的专业怀有极大的兴趣(have significant interest in…)。如果本科就读的专业与报考的专业一致,则可以说明想继续深造(further education)的愿望。如果不一致,则要说明报考专业对你的吸引力(…appeals to/attracts me a lot)。
⑵ 优势,即强调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在知识、学术方面的优势,如:知识面更广 (wider knowledge),学术更专业(more professional),眼界更广阔等(broaden one’s horizon)。
⑶ 梦想论,即读硕士一直是自己的小小的梦想(is always my small dream)
⑷ 不要说自己的本科学校垃圾!!
顺便额外补充一点,对于那些在职考生或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导师很有可能会着重问为什么放弃工作来考研,这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⑴ 工作发现某些知识或技能很重要,希望能通过 学习在这些方面进行提高(In my work, I found … is rather important. I always believe that one will easily lag behind unless he keeps on learning. So I choose to go back to school and improve myself.)
⑵ 想要继续深造,即强调考研对你的未来的积极影响(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可以从求职、职业规划、人生经历等方面入手进行说明。可参考的词汇、短语如下:be helpful, contribute to, be beneficial to, be conductive to, be a definite advantage, become a strong point when it comes to…等等。
三是为什么要报考我们学校,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问题,通常没有什么目的性,大多都是老师开场问的,或者实在不知道该问的时候过渡问的,可以这样回答:
⑴ 热爱,即强调喜欢这个城市,想在这个城市发展(love this city),目标院校是该城市比较好的 学校,或者一直以来都热爱这所学校,考研是为了实现梦想(make dream come ture)
⑵ 喜欢目标院校的学术氛围或某方面,想去更好的院校,更上一层楼
⑶ 不要说自己的本科学校垃圾。。
四是考生对未来读研期间的一些规划,其目的在于试探考生是否对时间、学习、 人生有一定计划性和掌控能力。导师通常会以一种较婉转的方式提问,如
What do you expect to achieve during your study if you are enrolled into this university?
回答这一类的问题时,不仅仅要回答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能够稍微说说你会计划怎样学习。
最后补充几个常见的问题小试牛刀一下:
Where are you from?C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your hometown?
Tell us your favorite book of interaction design you have read.
Why do you choose our university?
How do you 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on Design and User Experience?
当然,考研复试中英语面试的问题千奇百怪,也比较灵活,有与专业相关的,有与专业无关的日常唠嗑,因人而异。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早地去准备日常的口语练习,学了很多年英语,但是很多时候学得却是哑巴式英语,因为我们很少张口说。而到复试这个关口,英语发音虽说短时间很难提高,但是日常的表达短时间还是可以突击达到的。
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个日常练习方法就是:平时日常生活中,你正常自然说的每一句话,可以尝试默默用英文复述一遍。比如:
平时日常生活中也是,你日常自然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尝试默默用英文复述一遍。比如:
广州最近的天气怎么样啊?冷不冷?热不热?
妈!今天晚上我想吃牛肉,你能做一下吗?
妈,我出门一趟,散散步,大概半小时后回来!
这些很生活化的日常对白,都可以正常表述完后试着用英语说一遍,能锻炼你即时英文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是我个人非常推荐的一个练习方法,也是我这么多年来自用的一个练习口语的方法。
倒不是说需要发音多标准,而是可以做到能正常跟导师进行英文交流,不卡壳。此外,听力也是需要重视的一环,听懂问题是正确回答的前提,英语面试中老师可是全程英语提问的哦,到时候如果听不懂问题,然后冷场了,那可会是非常尴尬和拉胯的。
感兴趣的话,也建议大家去参加一下英语角,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英语角,只是以前大家很少参加,这个时候尽量要求自己去一下吧。成长,都是逼出来的。
当然,实际上每个学校甚至每个学院的专业英语面试方式和习惯可能都不太一样,大家可以去目标学院的复试准则里看看有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以及最好能够联系到参加过复试的学长学姐,他们一般都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1.复试沟通中需要注意什么?
谈吐从容自信,心态平和;与老师交流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好有创新点和闪光点,充分显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另外回答问题时尽量使用专业词汇。
2.导师提问过于抽象怎么办?
有时因为紧张或者导师问题过于抽象,无从下手去解决时,可以根据问题周边信息,举例子,同时也能够给自己一定的思考时间。
3.跨专业考生,导师问为什么考这个专业时,该如何回答?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确定,建议从个人兴趣,或者从跨考的原因入手,要证明你即使是跨专业的考生,也是有能力做好这一专业课程,在回答的过程中,凸显你的优势。一般导师不会为难学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等。
4.问到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或者期刊的,怎么回答?
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带个人偏见,或者就书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果导师刚好问到一个他不喜欢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却夸奖一番,估计就有问题了。这一问题主要是考察专业了解程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5.社会热点结合专业知识,这类型问题如何回答?
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报考院系导师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反映了这段时间院系关注的焦点,面试时这些热点知识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
6.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如何或者是未来规划?
该类问题旨在探寻学生的读研目的,回答这些问题时,提醒大家实事求是上策,诚实坦荡是要旨。
7.男生在研究生面试中会不会有优势?
一般来说,大多数导师对于性别并不是非常在意,导师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当然,由于导师本身性别、性格和专业不同,对学生的偏好也各有不同。其实,性别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重要的是看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8.往届生,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导师面试时会有偏向吗?
往届生相对来说专业基础不够深厚,但是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往届生有工作在身,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地进行科研。而这,恰恰是应届生的优势。其实,应届生和往届生各有优势和劣势,导师对他们不会区别对待,关键看个人素质
9.我的本科学校不是很好,会不会被歧视?
大部分教授谈到,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学生读研后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所以不会偏向重点院校的学生。也有些导师表示,在学生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重点院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本科能上重点院校,说明其基础是不错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10.面试如何着装?
面试的时候着装不必太过严肃,也不能过于随意。注意仪态仪表,穿着"简单、整洁、大方",不可打扮太过花哨,建议选择相对正式又不失朝气的着装,整体搭配应得体整洁。女生不要浓妆艳抹,不要佩戴过多首饰。
11.相对于跨专业考生,导师会首选本专业的考生吗?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是跨专业考研,相对于本专业考研,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稍有不足。这也是很多导师倾向于要本专业的学生的原因。但对于专业门槛不是很高的专业来说,比如文科专业,导师更倾向于跨专业的学生,因为跨专业的学生能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综合。
总之,大多数问题都是针对你个人的随机提问,并且可能还会根据你的回答进行继续追问,这就需要你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面,以及锻炼场应变能力,根据自身对自己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准备,个人综合素养是关键。
尽量不要给自己挖坑,导师问到的东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坦诚一点,真的遇到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也不要不懂装懂,可以直接跟导师们说这个内容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导师们往往都不会太为难你。
这部分内容我会后续陆续补充更新,每一种提问该怎么回答我也还在补充中,建议大家追更并且收藏防丢失,能点个赞支持一下更好啦!(脸皮超厚 (o=^•ェ•)o
1.为什么要报考我们学校?/为什么不考xx学校?
2.为什么要跨专业选择这个专业?
3.最近有没有读过的专业相关的书籍?哪本书让你受益最大?介绍一下这本书讲了什么?
4.你觉得你比别人的优势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选你?
5.介绍一下你提到的xx项目经历/xx实习经历。
6.本科期间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7.谈一谈你对xxx的看法(专业领域相关内容)。
8.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9.你的读研规划是什么呢?对哪个方向感兴趣?谈一谈?
10.你有没有男朋友or女朋友?(别笑,我当时就被问到了……)
11.请简单介绍一些你的作品集?
12.在项目中遇到某个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13.你为什么不考xxx大学(可能是专业更好的齐名的大学)
14.你平时如何学习专业知识的?
15.你为什么要读研?
16.以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想从事什么工作?
17.谈谈你的本科专业和跨考专业有什么异同?
18.说一下本科期间最喜欢的一门核心课程?
19.你觉得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20.如果你不幸被淘汰了,你会怎么办?
有关详细的复试如何准备可以参考我的这篇1w字的回答,里面说的很详细了,非常值得一看,可以让你的复试成功率直线up!
看在我敲了这么多字的份上,觉得有帮助的话,不要只收藏不点赞呀!
耽误这位准研究生0.1s的时间,希望认真看完的你可以点个赞再走。
因为你的赞同是我创作的氧气( ͡• ͜ʖ ͡• ),双击屏幕一定上岸!
我是@严徒,考研话题下获得100w+点赞与收藏,陪你一起考研。
欢迎考研的同学关注我,考研相关的私信和问题抽空都会回复。
你们只管负责学习+上岸,我负责帮你们总结经验+节省时间!
Love and Peace .
————————以下信息一定可以帮助到你
考研相关的任何问题,欢迎咨询,咨询过的都上岸了~
关于考研是否需要联系导师,何时联系,如何联系
关于考研复试如何准备一份加分的简历
关于考研复试如何获取调剂信息
关于如何查询目标院校的报录比
关于如何找到目标院校专业课真题
关于如何找到免费的考研网课
关于考研该如何合理规划
关于大三刚开学,可以维考研做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