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蔡英文与马英九:在模糊中寻找和平的台湾


本周,当台湾总统蔡英文过境纽约之际,台湾前总统马英九正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进行历史性的访问。一位有跟着世界走向中国的诉求,另一位强调要先有交流对话才有和平。在两种路线引起辩论的背后,是在美中大国竞争中台湾寻求和平的渴望。

 

 

北京利用马英九访问做宣传

在美中关系进入新的紧张阶段时,外界目睹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历史时刻:台湾现任、前任总统各自出现在中国、美国的土地上。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327日以“祭祖”、私人访问”方式赴中12天,成为两岸分治74年来,首位踏上中国大陆的卸任台湾元首。台湾总统蔡英文329日则以行之有年方式,在出访中南美洲邦交国之际,于美国纽约、洛杉机“转机",分别停留两个晚上。

蔡英文: “台湾站在世界民主阵线的第一线,台湾人越团结,台湾就越安全,台湾越安全,世界越安全。”

北京时间330日,蔡英文抵达纽约后,在台侨与美国政要齐聚的晚宴上,宣示捍卫“台湾走向世界、捍卫自由民主”决心以及台美关系更加紧密;而在武汉的马英九则参观着抗疫特展,夸赞中国官方“疫情控制得好”,是对全人类的贡献。稍后,他见了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根据中共官媒新华社,马宋两人共同的话语是: “两岸一家亲、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九二共识”。前一天,马英九还喊出了“两岸都是中国人”的口号,呼吁和平。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左)3月30日在武汉会见中国国台办主任宋涛(右)(马英九办公室提供)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Austin Wang)告诉本台,这可能是北京想达到的国际宣传效果。“马英九毕竟是前总统,从中外媒体的关注度来看,他的访中会给人‘平衡’的感觉,好像台湾民意不是都想导向美国。”

在台湾民意基金会今年三月公布的台湾人认同民调中,有近八成自认为是台湾人,仅7.7%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约9%人认为两者皆是。

刚卸任的民进党前副秘书长林飞帆也告诉本台,在台美关系升温之际,马英九配合中共的宣传,“塑造台湾民意对两岸统一、或九二共识仍有所期待的表象。”

台湾陆委会去年底公布的民调数据中,有近九成的台湾人对中共不放弃武力犯台强烈反感,近八成反对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台湾的生存机会与空间何在?

国民党从几十年以来都是一直反对一国两制,也从来没有说过要跟中共统一,活在那种极权制度中。”国民党发言人、国民党史馆主任林家兴在访问中向本台澄清国民党的立场,“不想被他们(中国大陆)统一,跟我们想要和他们和平交流、和平共处,两件事其实并不冲突并不矛盾 。”

林家兴用了上述同一份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指出,不分党派,台湾有七成七民众乐见两岸恢复交流、降低紧张关系。“见面三分情,国民党现在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 怎么去重启两岸可以彼此和平交流沟通的氛围,减缓战争或意外冲突发生的可能。” 

蔡英文2016年上台以来,北京陆续切断了与台湾沟通的官方渠道,并声称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民进党政府是“加紧与外部势力勾连,进行谋独挑衅”。

在华盛顿的评估里,最大的共识认为是中共对台政策的胁迫性越来越强,才引起了美国与台湾的反应,,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画主任葛来仪分析。 

战争的阴影在台海酝酿,台湾即将在20241月进行总统大选,在野的国民党正努力描绘自己是唯一能够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政党。

2022年中共二十大以来,国民党及相关代表团接连访问中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2022年十月底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2023年二月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以及正在中国的前总统马英九。

(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侵略野心,我们也都知道。但 中共现在内部社会经济问题非常多,他现在对台湾都还是以和平统一为优先 、以交流为优先,这对台湾来说是一个生存的空间跟机会。”林家兴提到了党内在出访中国之后的评估,强调党内“亲美、友日、和陆”的政策,“小国对抗大国的时候,要有智慧要有忍耐。我们可能永远赢不了这场游戏,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要输掉这场游戏,对台湾来说最好的方式 就是让这场游戏一直维持下去。”

批评者认为国民党对习近平的判断过于天真,更不满国民党愿意以被北京“矮化”的姿态赴中。比如在马英九与宋涛会面的中国官方报导里,没有给马英九任何头衔与职称。

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 Pottinger)30日在外交事务杂志的投书就提出警告,习近平正在为台海战争做准备。

 北京对台的整体态度没有改变,仍奉行双轨战略,寻求与不支持台湾独立的人士接触,同时惩罚那些支持独立的人。他们还试图削弱民进党,并在台湾人中挑起对美国可靠和可信度的怀疑。”美国斯坦福大学智库胡佛研究所“台湾在印太地区计画”主任祈凯立(Kharis Templeman)向本台分析,“先前因清零政策导致两岸人文交流停滞,现在北京显然又在鼓励这些交流,马前总统的访问与这个做法是一致的。”

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 Pottinger)3月30日在外交事务杂志投书并提出警告,习近平正在为台海战争做准备。(视频截图)
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 Pottinger)3月30日在外交事务杂志投书并提出警告,习近平正在为台海战争做准备。(视频截图)

在模糊中寻找和平的台湾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蔡英文的过境行程也遇到一些内部挑战。 

美国官方试图淡化蔡英文过境行程的重头戏:45日在加州洛杉矶雷根图书馆的演说,以及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的可能会面。这会是台湾总统首次在美国本土与众议院议长见面的外交突破。 

中国官方警告,若蔡英文与麦卡锡接触将被中方视为是损害中国主权的一种挑衅,“必将采取措施坚决回击”。而上一次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环绕台湾岛的六个海域进行实弹军事演习。 

美国官方则公开强调,蔡英文此行是“私人的和非官方的”,始终符合美国长期以来的做法,美国一中政策从未改变。

《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政府搁置了美国提出安排拜登与习近平通话的请求,北京希望“先观察蔡英文出访的情况”。

过去十年美中台关系的重大变化提醒着我们,三者间的关系很少能沿着一条直线走很长时间。 三方都在定期调整他们的方法以响应其他方的行动。”前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告诉本台。 

台湾还是大多时候处于是一个 比较被动的地位。”王宏恩则说,目前美国处在希望观察中国两会后是否有所改变、是否能重新接触的位置,这或许能解释美方对于处理蔡英文过境美国行程的低调态度。

2010年,当时54岁的蔡英文曾以在野党主席身份与60岁的马英九总统针对ECFA(两岸经贸协议)进行公开辩论。

在那场世纪辩论中,两人各自为台湾民众描绘不同的外交路线。蔡英文说,“国民党是跟着中国走向世界,民进党是跟着世界走向中国”;马英九则回击,签署ECFA是希望能够开拓全球的局面而民进党的全球化“是没有大陆的全球化,这很奇怪”。

13年后,两人在不同的土地上,继续引发台湾对两种论述的激辩。但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枢纽助理主任廖彦棻(Kitsh Liao)看来,马蔡两人的路线是有交集的,都在模糊的空间去寻找出路。

廖彦棻告诉记者,“其实大家想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就是要防止与吓阻中国对台湾(入侵)的企图。”

 

 记者:唐家婕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