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肆的回答
志愿者被捅抢救无效身亡,嫌疑人已被控制,案情进展需要等官方通报。
事情起因只有几句话:一男子陈某下楼扔垃圾,想出小区遛弯但被管理小区人员出入的志愿者张某拦下,张某提出代扔垃圾,但遭到拒绝,随后回家取刀(一说是随身携带)捅向张某。
虽只有寥寥数语,但足以看出凶手的惨无人性。
事发地点比较特殊,是一处老年公寓。
而志愿者张某的同村志愿者说,张某父母分别患有脑梗后遗症和心脏病,老两口截止新闻报道时都不知道自己儿子去世的消息。
以上就是我查到的截止目前的所有相关信息。
新冠疫情压得众人抬不起头,在2021年的这个冬天,有人仗着权势为非作歹,有人在为稳定疫情在他乡的出租屋里过年,有人在寒风里坚守岗位,还有今天这样,持刀行凶。
但我在微博搜索时,发现了这么一条评论:
这种话常常会让我陷入一种认知上的卡顿,我无法理解他正如他无法理解别人的奉献。
而这种冷嘲热讽的话并不是只有一两条。
反对封城的言论也有:
另外还有些关于对基层人员不满的言论,懒得放了,这个问题下就有不少。
我大概能理解因为封闭式管理带来的对生活的不便和情绪上的不满。
但要知道,封城是为了什么?
是全社会人民的生命安全。
当初武汉封城的时候也有不少质疑,但时至如今我仍记得一个网友说的话:武汉封城的损失难以估量,但封城的收益远远大于损失。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就不信你出门逛街遛狗扔垃圾,能比得上更多的人的生命安全?
哪怕是自由,应该追求的也是不损害他人权益的普遍自由,而不是一己私利后的极端个人自由主义。
分得清什么是可以,什么是必须这两种优先级别是成人的应有能力。
另外关于管理人员和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事件,在疫情爆发封闭式管理后已经有了多起。鉴于二者关系是疫情之下的新产生的社会关系,不是很能说清楚,但建议参考医患矛盾关系,虽不是完全一致,但有很多共同之处。
在事件当事人中,有一些的确是管理方法不当造成。但是就和医患关系一样,这些事件不该成为志愿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对立原因。
因为志愿者本身也是百姓,而那些遵守疫情下的社会规则的人也是有所奉献的。
大家的目标都一致——全社会人民的生命安全。
对立不是一群人和一群人因为身份性别社会分工差异造成,而应该是守规矩的人和不守规矩的人的对抗。
真正值得鄙视的,正是那些不守规则的人。
而我们真正的敌人,是寒冬里欲卷土重来的疫情。
寒冬还有一段时间才过去,希望各位都能保护好自己,也别伤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