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不生气的回答
wy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全职二战失败后,选择了继续刚。那时,我应届考研失利后深受打击选择了就业,而在职考研备考的不太充分,还是差了几分。所以理论上我也是二战失败了。
话虽如此,我没有觉得人生有多无望,因为我是这么思考问题的:相比那些大学期间不学无术的同学,至少我一直在学习,我也在努力。考研失利后,我同样也是找到了平均水准以上的工作,并没有耽误什么。在职二战占用了我的一些休息时间,我依旧没什么损失,同时还攒了第一桶金。这成了我之后组建八人考研血拼团的启动资金,八人天南地北浴血奋战,多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也顺利考回华南地区我最喜爱的学校没有之一。
或许有人关心八人考研团战绩,我这里说明一下,分别有5人当年考上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财会类、东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调剂)。
剩余失利的3人,于次年上岸吉林大学、中科院、北京理工大学。
然而后来关于考研,颇有些让人遗憾的就是,我听说同班的wy还是没选择工作,三战还是继续刚,依旧失败了,最后无奈找了一份编外工作度日。
考研于他,或许是难以磨灭之痛吧。
可考研于我,却是最大的馈赠。读研、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我也着实体验到这所学校给我带来的巨大改变。这些在我从某末本毕业时,完全无法想象。
陶杰在《杀鹌鹑的少女》中说到: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普通人一生中改变命运的机会或许并不多,高考、考研、配偶、愿意帮助你的贵人。
每个人情况各不相同,不能说考研适合所有人。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好好考虑考虑。
在做人生重要决定的时候,你可以适当的向你的师长、父母、同学求助和交流,兼听则明。
祝各位好运。最后,我想说考研二战失利,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不管是否三战,选择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那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
————————————————
你可能会感兴趣的高赞干货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