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uanlan.zhihu.com/p/28912381https://zhuanlan.zhihu.com/p/29430593
面积对比(3)——漫谈城市
一。网上常见的误解
二。什么是行政上的市?什么是地理上的城市?
1。中国的市
2。美国的市
3。东京都
4。地理意义上的“城市”
三。对比用的地图工具,,以及放大的美国城市的低密度郊区
1。谷歌地图的缺点
2。低密度郊区与城市结构
3。遥感地图
首先声明,我是外行,只是因为走过很多国家、很多城市,有感而发写点东西,所以只能说些直观的东西。前后有大半年,陆陆续续写的,用词混乱,而且用词不准,也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请见谅。
大概意思:城市带 >都市圏 / 都会区(本文中的城市)> 市中心 / 核心区
原本想挑几个典型结构的都会区聊聊,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外行人的尴尬。
一。网上常见的误解
经常有人在对比城市时,因为统计口径不同,得出十分奇怪的结果。
图出自《北京到底有多大》,原文章通篇就是复制网络上的信息,并用一惊一乍的句子吸引眼球。里面有各种唬人的数字,比如北京=155 个巴黎,还有很多从知乎上复制的,调侃北京堵车的抖机灵。
这种文章很容易误导人,以为 X 城市好小,X 城市好大。实际上,在比较城市的时候,这种方法毫无意义。这个北京地图里,一半的面积是人烟稀少的山区,在平原上还有大量的乡村和农田。
按照这个逻辑,只看行政区面积,不管城市的实际大小,那么重庆是北京的五倍大,那么呼伦贝尔市是陆地面积最大的市,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之和。如果带海域面积的话,还有个更大的家伙——三沙市。然而呼伦贝尔市的城区面积,和同为地级市的苏州差多少?连很多县级市都比它强。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美国洛杉矶县的 88 个市里,最小的弗农市(vernon)只有几个街区大,常住人口 100 多。
图内容:如果全世界 69 亿人住在同一个城市里,这个城市的面积会有多大?参照不同城市的人口密度算。
大巴黎地区城市化水平图。75 是巴黎市(分为 20 区),92、93、94 是内环三省,77、78、91、95 是外环四省。
纽约市附近人口密度图。纽约市 NYC 一共五区:New York 县=曼哈顿区,Richmond 县=史丹顿岛区,Kings 县=布鲁克林区,Queens 县=皇后区,Bronx 县=布朗克斯区。
最后一栏是人口密度。
参考:
北京二环面积 62 平方公里,新东城新西城两区加起来 92 平方公里。
三环面积 159 平方公里。五环面积 667 平方公里。不过,北京很多重要的办公、商业核心区不在二环以内。
上海内环面积 115 平方公里。外环面积 665 平方公里。
这样对比会更合适一点:
高密度核心区——曼哈顿 vs 巴黎市;实际上最中心的区域巴黎小胜
核心区 + 中密度外围城区——纽约 5 区 vs 巴黎市 + 内三省
实际上,计算外围城区时,纽约应该加上新泽西河岸地区(从 Bayonne 到 Fort Lee),去掉史丹顿岛南部的大片低密度别墅区。
二。什么是市?什么是城市?
很多中国人经常把“市”的不同概念弄混。行政区划上的“市”,和地理上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面积对比:
1。中国的市
首先在行政区划上,中国就有很多不同的“市”。平时说“市”的时候,指代对象一般是直辖市(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近些年,中国正在研究是否试点设立镇级市。
中国有 5 个级别,加 1 级地方自治,有些地方会缺少某些级别。比如直辖市往下就是县或市辖区,没有地级;有些县是省直辖的,跳过地级。(省直管不等于省直辖的县级)
地级行政区,曾叫专区,源于民国时的行政督察区,明清时的府。
副省级市,仍然是地级市,只是行政级别比一般地级的高半级。
副地级市,仍然是县级市,只是行政级别比一般县级的高半级。
省辖市,可以是地级市,可以是副地级市,也可以是县级市。
举例:
新疆的哈密地区(地区、地级),撤地设市,改叫哈密市(地级市、地级)。
同时,原哈密市(县级市、县级),改叫伊州区(市辖区、县级)。
省级市(直辖市):北京市
地级市:广西省 - 桂林市
县级市:山东省 - 青岛市 - 即墨市
举例:
a。广州、佛山的市区部分,连成一体,属于同一个都会区。
b。燕郊镇,行政上属于河北省 廊坊市(地级)三河市(县级),但建成区是和通州相连,而和三河市被农田隔开,居民也是通勤去北京上班,应当算入北京的都会区。
c。花桥镇,同上,属于苏州市(地级)昆山市(县级),但应归于上海都会区。
2。美国的市(City)
美国的 3 级行政级别,联邦 - 州 - 地方:
联邦、州、地方各收各的税,直接对自己的选民负责,只负责自己的任务,理论上互不隶属,是合作关系。
地方一级上,有很多种情况:
以上三种可以认为等同于中国的乡镇级,台湾省的镇级市,日本的市町村级。
以上三种可以认为等同于中国的县级市,台湾省的“直辖市”,日本的东京都、大阪府、京都府三个县级单位。
各州的详细情况参见:
作者:硝酸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65174/answer/61495674
一、两套并行交错的行政区划体系
不考虑州如何联合成立联邦的等问题,只讨论州以下的情况。州(State)下主要存在两套并行交错的行政区划体系。
第一套体系是自上而下的对州的分割:主要是州分为县(County,亦译为“郡”,本文采用“县”的译法;另有些等同于县的单位及县级相当单位)。一些州的县又下分为“乡”(Township,“乡”为我拟译;不过有一些州用 Town,这是个很复杂的情况,在“例外”一段会解释),但“乡”的政府完整程度可能千差万别。
第二套体系是自下而上的居民建制:人口聚集的地方称为称居民点(Place),若居民投票同意建制(Incorporate)并得到州的批准授权后则成立建制居民点或称建制地区。建制居民点的具体专名根据州法律和居民意愿综合决定,主要包括市(City)和镇(Town,但也有用 Township 的;同样稍后解释)——有的州规定设立时人口高于一定值叫市否则叫镇,有的州则完全不作区分——个别州还有村(Village)、“镇区”(Borough;“镇区”为我拟译,详见后)或其它各种称呼。
加州 - 洛杉矶县(County),下属 88 个建制市(City),和许多非建制地区(白色部分)。鲜红色是洛杉矶市。洛杉矶县最小的弗农市(vernon)只有几个街区的大小,全是工厂,常住居民 100 多,连街道办都算不上,要不要和北京比一比面积差多少倍?
加州 - 洛杉矶县。只覆盖了半个洛杉矶都会区。
加州 - 洛杉矶县 - 洛杉矶市。只是洛杉矶都会区的一小块。
加州 - 洛杉矶县 - 比弗利山(Beverly Hills)市,著名的富人住宅区,经常被翻译成比弗利山庄。
那些山区大部分都是森林灌木,显然不能算在城市面积里;而城市区域,又不全都在洛杉矶县或市的行政范围内。
3.日本
国 - 县 - 市町村,对应中国的 省 - 县 - 乡镇
日本的面积人口,相当于中国的一个较大的省,或两个较小的省。1.26 亿人口比中国任何一个省都多,中国第一名是广东 1 亿。面积 38 万 km2 放中国各省中间能排到第 9,新疆西藏青海内蒙这些巨无霸放一边,只比黑龙江甘肃四川小一点,约等于云南,远超剩下一堆省。
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划是“广域地方公共团体”(都、道、府、县),这一级除了北海道,都可以看作中国的县级单位,面积人口较大一些的县。东京都、大阪府、京都府地位上类似于中国的直辖市(省级市),但体量上相当于中国县级市。
二级行政 F 是“基础地方公共团体”(区、市、町、村),体量相当于中国的乡镇级单位(街道、镇、乡、苏木)。注意,中国的市辖区是县级单位。
面积对比:
14000 平方公里: 东京都市圈(一都三县)=上海直辖市 + 昆山县级市=北京直辖市 - 延庆区。都市圈
人口密度
通勤铁路甚至让一些在东京圈工作的人,可以住到了北三县茨城、枥木、群马。
不知道是哪年的图。日本官方对首都圈的城市化进度规划。
4。地理意义上的“城市”
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城市化区域”,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中国统计部门所用的建成区,是很好的标准:
三。对比用的地图工具,以及放大的美国城市的低密度郊区1。谷歌地图的缺点
堪萨斯州 - 威奇塔市,只有 39 万人的小城市
威奇塔的东部郊区。卫星图可见,中间那些弯曲的小路都是住宅区,属于建成区,但没有涂上灰色。谷歌地图上这样的细节小错非常多。城市是在不断变化的。
谷歌地图上的建成区,用了略深的颜色标识。
主要缺点:
a。准确度低,涂色错误很多,有的郊区能差的非常多。
b。颜色反差小,难看清,尤其是对于路网密度高的大城市。
c。中国城市的建成区没有涂色,而且地图没校正,位置有偏移。
d。默认地图是墨卡托投影,所以变形非常大,高纬度面积变大,低纬度面积变小。只有卫星地图是球形的。
e。有些建成区的郊区部分,由于人口密度低、绿化好,从卫星地图上直接看,很容易当成是野外绿地。尤其是城市人口密度低的 “新西方国家” ——美加澳新,经常会出现核心区之外无城区过渡,直接变成大片低密度郊区。
2。低密度郊区与城市结构
先说 e。中的低密度郊区
亚特兰大的市中心很小,郊区看起来全都是绿地,实际上是低人口密度的建成区。请注意北边的 Sandy Springs 市,看起来非常的绿色。
桑迪斯普林斯(Sandy Springs),美国佐治亚州富尔顿县的一个市,位于亚特兰大的郊区,成立于 2005 年 12 月。2016 年该市估计有 105,703 人口,名列佐治亚州第 7 名。
放大绿色的 Sandy Springs 市,就会发现并不荒凉,密密麻麻的都是道路和房子。注意 Sandy 名字的左边有条路写着 River Valley Rd NW。还有右侧的 Perimeter Mall 商场。
River Valley Rd NW 路两旁,居民住宅区,密密麻麻的别墅,有学校,还有 2 个小商业。
Perimeter Mall 商场附近,全都是商业。光是大型超市就有好多:Walmart、Target、Costco、Whole Food Market。最下方有个医院,医院西边还有一家 Target。周围剩下的房子大多是只有一层的商业店铺:餐厅、服装、家居、电器等等等。
它和亚特兰大市的边界,放大仔细看,是成片的别墅,以及主路旁的商业店铺。它是连成片的建成区,毫无疑问应该和亚特兰大算作同一片建成区。而且一直要延伸很远。
美国人口第 4 的建制市(200 多万)——休斯顿的行政范围,以及内环 Loop610、外环 Beltway8,第三条环已有雏形,还没正式形成。中间的空洞,是选择自己独立建市的地方。
休斯顿都会区人口第 5(600 多万),次于达拉斯 - 沃斯堡都会区(700 多万)。三分之二人口不在市里。
休斯顿的 downtown 与外环的对比。注意右下角 5km 比例尺。
休斯顿小小的 downtown,以及延伸到地平线的低层建筑群。
卫星图里休斯顿的郊区,在洪水的淹没下,道路和别墅比平时醒目多了
在无条件限制时,人们总是趋向于独栋房子的。
强烈推荐阅读:知乎用户:为什么日本人口密度大于中国,在日本流行的却是容积率较小的二层建筑?
芝加哥市中心的昼夜人口密度。工作机会都在市中心,但人都住在此图之外的巨大郊区里。
新宿和涩谷在图里标反了。市中心的大白点是皇宫。
副都心西线:池袋 ikebukuro、新宿 shinjuku、涩谷 shibuya、品川 osaki(大崎)。白箭头是目白?
副都心东线:上野 ueno- 浅草 asakusa,锦丝町 kinshicho,临海 waterfront,白箭头是龟户。
西边郊区:青梅 ome,八王子 hachioji,立川 tachikawa,多摩新城 tama new town,町田 machida。
东京的传统中心: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总面积加起来和北京的新东城区差不多大。
传统形式的大城市(像东京、伦敦、巴黎),是低密度的郊区,围着中密度外围城区,再围着一个大型市中心核心区。过渡自然,逐级下降。而且市中心的居民是非常多的(与美加澳新不同),郊区是交通便利、完全现代化的(与发展中国家不同)。
偶尔会有外围地区,密度超过核心区,形成一大数小的多核心结构。两三个大城市连成一体,组成的两 / 三个大核心结构也比较常见,比如圣保罗 - 明尼阿波利斯、大阪 - 神户 - 京都。莱茵鲁尔区,则是一群中小城市挨在一起,一起成长,形成的多核心结构,每个核心都很小。
中国的大城市,一般是核心区巨大,人口密度高;外围城区也大(现代化街区、城中村、贫民窟),人口密度也非常高;然后再外围突然就变独立村镇和农业用地了。现代化的低密度郊区非常少。像是在边缘被切了一刀,缺乏过渡。
强烈推荐阅读:鱼非鱼:为什么日本人口密度大于中国,在日本流行的却是容积率较小的二层建筑? 因为钢筋混凝土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的出现,使得高层建筑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二战以后才进行大规模城市化的国家,在非 CBD 地区普遍有更多的高层建筑。 强烈推荐阅读:孟德尔:为什么日本人口密度大于中国,在日本流行的却是容积率较小的二层建筑?
日本的城市是平摊的,不仅宏观上,微观上也是摊大饼。
中国这个搞法自然就产生了睡城之类的地区。其实从原理上说,集中比分散消耗的资源要少。问题是,交通和配套设施建设根本就没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集中的优势被浪费了,劣势反而明显了。
中国的城市在微观上,是集中的高层建筑和各种预留地,交替间隔。
注:人口密度是主要参考依据,但在仔细看一个个街区的时候要注意,居住用地只是城市用地的一种。比如纽瓦克和泽西市之间有大量的港口仓库和一个机场,形成一个长条状的近乎无人居住的区域,仍然算城市。
3。遥感地图 Globleland30:全球地表覆盖浏览
中国天地图系统的
地图非常详细,准确度较高,但是不标地名、国界、省界等信息,所以需要和谷歌地图对照。
缺点:
a。由于是墨卡托投影,所以变形非常大,两极面积变大,赤道面积变小。
b。只有 2010 年和 2000 年数据。
此遥感地图中的颜色:
海洋不涂色,白色
水体:深蓝色
湿地:浅蓝色
人造地表:深红色
耕地:黄色
冰川和永久积雪:冰蓝色
森林:深绿色
草地:浅绿色
灌木地:暗绿色
裸地(裸露地表):灰色
苔原:棕色
人造地表变化:粉紫色与亮蓝色(2000 年 -2010 年)
山东 2013 年人造地表更新成果:鲜红色
上边栏的几个小功能:
分屏功能,不能用来比较不同地区,只能显示同一地区。
如果想仔细比较城市面积,可以使用测量面积这个功能,自己画多边形。
举例,犹他州的盐湖城附近:
大盐湖附近的灰色,主要是盐质荒漠。左边一大块灰色是沙质荒漠、盐质荒漠混杂。蓝方块是盐工厂。
剩下大片的暗绿色,都是长有灌木的荒漠。
深绿色是山区的森林,浅绿色是草地。
原本想挑几个典型结构的都会区聊聊,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发个图给大家参考一下:
此图制作者是@David Rand
图中的数字是人口,m 是 million 百万人。注意那个雅加达 jakarta 和墨西哥城 mexico city,写反了。
对于里面某些都会区的具体边界位置我持保留意见,有机会的话,想亲自去看看那些地方是不是真有通勤人口。
另外推荐一篇文章:
https://www.guancha.cn/SongNingShi/2018_05_28_458123_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