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教育李泽宇的回答
说到记笔记,我要先说说“能力错觉”的概念:
能力错觉(illusions of competence)就是指,你自以为掌握了某个知识、概念、方法、技能,但实际你只是了解而已,并没有真正将他们固化成自己的东西。
记笔记也非常容易导致一种典型的能力错觉。当你一丝不苟照着老师板书做笔记,会很容易误以为自己已经记住了这些内容。科学家研究发现,学生们之所以喜欢记录并翻阅笔记的原因是,当他们看到自己一笔一划的写下的内容,会以为这些知识同样在他们的脑海里。然而,就如我们之前文章所介绍的,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重读笔记远比回想学过的内容的效率低下!这是一种典型的种自欺欺人的错觉。
那么究竟怎么才是正确的记笔记的方法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记笔记的目的是什么?记笔记不是为了做老师板书的复印机!就像提问的那个同学说的,上课时如果一心只想着如何记笔记而跟不上老师的讲课pace,是买椟还珠,本末倒置。在我看来,笔记主要有几个作用:笔记应该是辅助课本,在上课的时候记录一些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老师对课本的分析、理解、补充,以及你对上课内容、课本的思考、疑问等等。
这里会给大家介绍一种高效的记笔记方法—— 康奈尔笔记法(Cornell Notes)
康奈尔笔记法是康奈尔大学一位名叫Walter Pauk的教授发明的高效笔记学习法,它在美国的顶尖大学中备受推崇,尤其是像在斯坦福,加州大学的法学院和工程院等等,几乎是那里学生笔记的规范。
首先,我们把笔记本页面分成三部分。 如图所示,左上的A区,右上的C区,和下方的B区。
A区记录线索(Cue),C区是上课的笔记(Notes),B区是总结(Summary)。
关于记录内容。在C区记课堂笔记的时候要言简意赅,列要点,切忌把老师的板书一笔一划的复制下来。同时,为了不错过老师的讲解,要学会用符号和简写。为方便复习,注意每个要点之间要留有空行。
下课后,把笔记对应总结成简单的关键字写在A区,这就是线索。当我们需要复习时,把C区笔记遮住,看着线索尝试回想C区的要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问题记录在C区,方便我们跟进研究。
最后B区用来写下我们关于知识要点的总结。写笔记总结关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你要做标记,最好在荧光笔勾画之前找到中心思想,并尽量减少划线的内容。
最后,笔记不是用来借给喜欢的男生女生的,而是用来复习的。每周至少花10分钟来复习自己的笔记,并把新的体会、想法记录下来。
我认为,不必拘泥于康奈尔笔记的形式,最重要是这种记笔记的方法背后所倡导的思想是鼓励学生课后去反复咀嚼知识的内容,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提炼出知识的逻辑体系,并利于以后多次复习。
如果采用这个康奈尔笔记法 , 我觉得还是单独的笔记本比较好, 笔记就成为课本和老师课堂讲解内容的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