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混合现实(XR)头显类产品来说,苹果的 Vision Pro 肯定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但苹果也不是这个品类下的唯一参与者,包括 Meta Quest、HTC Vive 等等都早于 Vision Pro 有所动作。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XR 头显中真正缺少的其实是 Android 的参与。
图|谷歌
前几个月,我们曾经短暂窥探到了一种基于 Android 的产品思路,也就是 vivo Vision。但截至目前,vivo Vision 都没有量产与开售,仍然是一个「概念机」的姿态。

因此,第一款真正实现了量产的 Android 混合现实头显,桂冠落在了刚刚发布的三星 Galaxy XR 上。Galaxy XR 与 Vision Pro 一起,成为了市面上唯二的「Vision」形态的量产产品。

图|三星官网
作为谷歌官方口中的「首款 Android XR 头显」,Galaxy XR 成为了谷歌与三星两家公司甜蜜合作关系的再一次证明:一如 wearOS 总是首发在三星手表,谷歌的新 Android 展示会上三星手机总比 Pixel 多得多——Android XR 的第一款商业化产品,还是被三星给拿下了。
Galaxy XR 采用了与 Vision Pro 近似的产品形态,将前部的眼罩作为硬件主体,后部完全依靠头带固定。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头显主题重量,电池包只能外置、拖线:

图|三星官网
同时,Galaxy XR 在按钮的设计上也效仿 Vision Pro,对于按钮的总数量相当克制,仅有音量和电源按钮,分布在面罩上方左右侧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 Galaxy XR 的可操作性有所下降。除了基于下视摄像头的手势识别,和眼罩内部的眼部追踪之外,Galaxy XR 还在右侧头带上保留了一小块触控板,给一些需要精确控制的场景留下了方案。

图|三星官网
此外,内置的双 4K micro-LED、空间音频扬声器等等,规格都与 Vision Pro 接近。甚至可以说,Vision Pro 和 Galaxy XR 一起定义了接下来一段时间「混合现实头显类产品」的标准形态。
只不过相比苹果能给头显塞一块 M5,三星在硬件配置上就没那么「豪放」了。
考虑到自家猎户座处理器青黄不接,而高通的 XR 系列芯片综合能力不错,Galaxy XR 选择了是好兄弟的骁龙 XR2+ Gen 2。注意,这不是功耗预算更低的骁龙 AR 系列,性能可以放心。

三个好兄弟|Samsung Mobile Press
但功率高了,续航就别有太高期待了。Galaxy XR 最长只能实现 2.5 小时的视频播放,或者 2 小时的一般强度使用,相比今年 M5 Vision Pro 能够做到 3 小时视频播放的成绩,还是稍稍逊色。

图|三星官网
而难受的是,Galaxy XR 恰恰是比 Vision Pro 更加需要「超长续航」的那个,因为相比 Vision Pro,Galaxy XR 最大的进步就在于它的重量。
由于使用了全金属的机身,以及正面多了一块屏幕,上一代 Vision Pro 已经是头显产品中的重量之最了。而今年的 M5 Vision Pro 换用了新款头带,整机重量更是从 M2 机型的 600g 增长到了 800g ——

图|微博 @karminski-牙医
相比之下,三星 Galaxy XR 在重量这方面就明显克制许多,头显部分仅重 540g(1.2 磅)左右,加上头带也才 600g 出头,和 800g+ 的 Vision Pro 比起来,更适合长时间佩戴。
当然,苹果很明显也意识到了重量这一点,伴随 M5 Vision Pro 推出的还有新款的头带,相比上一代的单带设计,增加了一条顶部悬挂带,虽然不是那么简洁,但的确更实用了。

Galaxy XR 至少在一点上遥遥领先于 Vision Pro:AI。
它搭载了谷歌的 Gemini,并且为 Gemini Live 做了针对性设计,用户在使用期间可以随时呼出,让它同时对眼睛看到的和屏幕显示的内容进行分析:

图|YouTube @Samsung
只不过上述那些特点,都只是决定了 Galaxy XR 作为一款大部分创意来自供应链的产品,虽然在技术规格上不如 Vision Pro,但依旧能够实现它 80% 左右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Galaxy XR 的起售价仅为 1799.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2700 元。
直至此时,三星 Galaxy XR 的意义才凸显出来:这是一台比自家折叠屏手机还要便宜的 XR 头显,和隔壁 3 万元起步的 Vision Pro 比起来更是打了骨折一样。

图|三星官网
因此换个角度想,虽然 Galaxy XR 更接近一次「对于成熟供应链技术的高效组合」,而非能够定义混合现实产业的「明日产品」,但毕竟 XR 头显作为一类商品,总归是要卖给消费者的——
而比起功能没有断崖式领先、长时间佩戴腰酸背痛还没法喝水的 3 万元 Vision Pro,约等于一台折叠屏价格的 Galaxy XR 无疑是让人更有意愿尝试的 XR 产品。
只不过现阶段,无论是 100 分的 Vision Pro,还是 80 分的 Galaxy XR,仍然面临着三个共同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Galaxy XR 虽然提供了一种思路,但仍然没有解决必须要外挂电池包的现状。并且根据一些海外用户的实测,Galaxy XR 的电池包虽然采用了 USB-C 接口,但不支持直插充电宝或者充电头:

图|X @xNanochip
也就是说一旦需要佩戴 Galaxy XR 超过两个半小时,用户就必须在电池包的外面再接一个充电宝——要知道挂一个「尿袋」已经足以让很多 XR 用户不爽了,再多挂一个,厂商是嫌用户被羞辱的不够狠吗?
同时,Galaxy XR 与 Vision Pro 佩戴的繁琐还进一步影响了第二个问题:我们用 XR 头显能做什么。
目前的 XR 头显类产品,基本上都在将自己包装成一种极致的影音消费工具,努力将沉浸式视频作为 XR 区别于手机和电脑的最大优势,从而培养出一类新的内容形式。
然而现在的问题,无论是 visionOS 里以第一方内容见长的 Apple TV,还是 Android XR 里直接接入的 YouTube 全景视频,它们的内容量都没有丰富到让人愿意购买一个单独的产品去观看——更别提价位动辄两三千美元。

目前购买美版 Galaxy XR 会赠送一大堆内容订阅|三星官网
就拿目前沉浸式视频做的最好的苹果来说,根据外媒的统计:截至 2024 年末,Vision Pro 用户可以观看的 AppleTV 沉浸式视频内容,总长度仅为 152 分钟。2025 年内虽然增加了不少内容,但可观看的沉浸式内容总长度,也仍然没有超过一天(24 小时)。

换句话说:你花 3 万元买的一台 Vision Pro,它的独占内容只用不到一天就能看完,在生命中剩下的时间里你就只能用它看和 iPhone 上一模一样的视频——顶多屏幕大一点。
同时,虽然苹果和谷歌都在同时发力,为 XR 设备带来更多的体育直播内容,但也仍然躲不开拍摄成本高、制作麻烦以及题材单一的限制,独占内容的生产效率很难提升:

用于拍摄沉浸式视频的电影机往往就是这么一个大家伙|Endgadget
最后,当然也是最要命的,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没有什么「必须要进入 XR 环境处理」的需求,XR 头显类产品并不是一个像电视那样「偶尔需要但无法被替代」的刚需。
但这并不代表 XR 头显类产品就没有意义了。事实上,它们目前在行业内领域的应用,市场远比普通消费者群体更宽广。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当属微软的 HoloLens,作为最早一批头戴式混合现实产品,HoloLens 一代和二代的显示效果放在今天都是相当普通的水平,但在工业、制造、医疗、维检等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

在许多高技术生产环境中,头显广泛用于培训和运维|微软
只不过普通人的生活毕竟不是工作,即便 XR 技术可以实现在眼前的视野中叠加丰富的信息,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是用不上的。
反而是人们最需要的、专属于 XR 类型的可消费内容,在拍摄、剪辑、后期、分发、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着重重的障碍,以至于 Vision Pro 空有两块强悍的屏幕,却只能用来邀请朋友看恐龙——

图|Beebom
这种时候,或许蒂姆·库克自己对于 XR 头显类产品的评价反而是最准确的。在 2024 年《华尔街日报》对于库克的专访中,他这样描述 Vision Pro:
(Vision Pro)3500 美元的定价,意味着它并非一款大众市场产品。目前,它是一款面向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的产品。这款产品是为那些渴望在今天就体验到未来科技的人们准备的。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看到有足够多的人对此充满热情,这着实令人兴奋。
花 3500 美元或者 3 万人民币,只为了在今天体验未来科技,着实让人难以下手。但这个时候,三星带着 Galaxy XR 对你说:我这也有个差不多的未来,但只要不到一台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你看是不是就划算了?

总之,在眼下 XR 内容生态还没有完全建立的大环境下,HTC Vive、微软 HoloLens、Meta Quest、苹果 Vision Pro 和三星 Galaxy XR 这类头戴式设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没有刚需」的产品。
但我们不能否认谷歌联手三星、借助 Galaxy XR 开的这个好头。更低的售价、更传统的操作方式(比如手柄)以及背靠 YouTube 这个巨大的内容池,让 Galaxy XR + Android XR 的组合有了相当强的韧性和性价比。
正如 PCMag 的编辑 Will Greenwald 评价的那样:
Galaxy XR 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款头显。作为首款基于 Android 的 XR 设备,它打开了通往更广阔、更开放生态系统的大门。Android XR 有潜力推动整个行业的硬件和软件创新,就像 Android 为智能手机所做的那样。
比起 Vision Pro,还得是 Galaxy XR 这种「安卓头显」更像是普通人有意愿去购买力和尝试的产品,为 XR 消费类内容的普及铺下了第一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