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印度总理莫迪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感谢中方成功组织并举办了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莫迪写道:“结束了对中国富有成效的访问,其间我出席了上合组织峰会并与多位世界领导人进行了交流。还阐述了印度在全球关键议题上的立场。感谢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以及人民成功组织了此次峰会。”
2025年9月1日,天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媒体中心屏幕上显示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会议。视觉中国 图
8月30日傍晚,莫迪乘机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身着传统长衫和坎肩的莫迪从机舱走出,双手合十向现场人员致意。这是莫迪时隔七年再次来华。2018年,莫迪首次出席在青岛举行的上合峰会。
在抵达后,莫迪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行程:抵达中国天津,期待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并与各国领导人会见。帖文中配了四张照片,第一张是莫迪走出机舱后在舷梯双手合十向现场人员致意的照片,两张是莫迪与中方接机官员握手的照片,第四张照片莫迪走在红毯上,礼兵在红毯两侧列队致敬,身着鲜艳服装的女青年或手捧鲜花或跳舞表示欢迎。
据新华社报道,8月31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迎宾馆会见莫迪。
在天津的两天里,莫迪还与俄罗斯、尼泊尔、马尔代夫、埃及、越南、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多国领导人密集互动。
在中印关系持续改善和美印贸易纠纷升级的背景下,莫迪时隔七年再次来华备受外界关注。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林民旺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指出,莫迪来华出席上合峰会表明中印关系正处于一个逐步改善的轨道。但是印度对华改善关系的动力不是内在的动力,是印度受到外在压力所致。“中印关系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印度政府对于印美关系和中印关系的认识。”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杰出研究员、前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委员马诺杰·乔希(Manoj Joshi)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印双方已同意采取措施解决长期存在的边境争议,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双方都意识到自己在全球稳定与繁荣中所扮演的角色,两国关系的缓和是一个重要的发展。”
对中印关系继续改善将是一次有力的推动
这是自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在喀山成功会晤后第二次面对面会谈。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双方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通过天津会晤再提升,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莫迪表示,印中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共识远大于分歧,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两国关系。面对世界经济高度不确定性,印中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加强合作十分重要。
“就莫迪的表态,‘印中都坚持战略自主和独立外交,两国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两国合作将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亚洲世纪,双方携手将在国际事务中增强多边主义的力量。’这句话让我印象比较深刻,”林民旺表示,“这句话回应了我们的关切——认为印度调整对华态度或者政策摇摆是因为美国。”
中印两国领导人去年10月喀山成功会晤后,从外长、防长到国安顾问,中印各层级互动频繁,外交、安全、边境问题等各领域交流或会晤也逐渐恢复,并达成多项共识。在中印关系重启再出发的背景下,此次莫迪来华参加上合天津峰会引起外界的关注和讨论也是在意料之内。
其实,在莫迪这番表态之前,外界已经从其在日本的正向表态,预感到中印领导人在上合天津峰会的会见对中印关系继续改善将是一次有力的推动。
莫迪当地时间8月29日在日本访问期间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印中保持紧密关系对构建多极化的亚洲和世界至关重要。印度愿以相互尊重、互利互惠且相互体谅为基础,从战略和长远角度推进双边关系,加强战略沟通,共同应对发展挑战”。《南华早报》评论说,莫迪此番言论释放出印中关系进一步升温的信号,是近年来对华最强烈的示好姿态之一。
8月29日至31日,莫迪到访日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印日年度峰会。石破茂和莫迪在29日发表了两国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双方把防卫、安全保障合作、加强经济合作和人员交流定位为重点领域。联合声明还提及南海和东海现状。
澎湃新闻观察到,在上合天津峰会的新闻中心,《印度时报》、新德里电视台(NDTV)等多家印度媒体在现场报道莫迪的行程或解读中印关系,有些印度媒体采访中国记者对中印关系的一些看法,有些则拿着头版刊发了中印领导人会见新闻的中方出版英文报纸对中印关系进行解读,有些则在现场实时报道莫迪的行程……
在新闻中心现场,一位多次来华的印度记者告诉澎湃新闻,中印是邻国,增加沟通交流非常必要,尤其是民间的交流有利于增加民众对彼此的了解。希望这次峰会结束后,中印双方此前交往的限制进一步减少,比如航班直航。
《印度时报》发表评论称,莫迪时隔7年再次来华参会,原因在于他认为此次参会意义重大,且中国的支持对印度明年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也至关重要。《今日印度》刊文称,虽然与美国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新德里认为保持与北京的渠道畅通可以使其选择多样化。
西方媒体也在密切关注中印关系的变化。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查塔姆研究所发文评论道:“这种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其他地方很重要。印度永远不会像西方(尤其是美国)认为的那样成为对抗中国的堡垒……莫迪的访华标志着一个潜在的转折点。
林民旺观察认为,印度就中印关系改善迈出的这一小步,我们仍要积极予以肯定,“听其言的同时也要观其行,从去年10月起,印度方面的表态总体上是积极,但在实际行动上,比如直航、签证等方面至今推进都比较缓慢,而主要原因还是印度方面。”
BBC刊文指出,鉴于两国关系的复杂性,改善中印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莫迪对中国的访问可能会修复一些,并向华盛顿发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即印度有选择。
印度重新发现上合组织的效用?
在上合峰会这样一个多边场合,莫迪也在尽量利用这一契机与多国举行会晤或互动。8月31日,莫迪与缅甸代总统敏昂莱举行了会晤。澎湃新闻了解到,双方回顾了双边关系,并就发展伙伴关系、防务与安全、边境管理和边境贸易等多个议题进行了讨论。
31日当晚,莫迪在社交平台X上密集分享了晚宴开始之前与尼泊尔、马尔代夫、埃及、越南、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领导人进行交谈或互动的照片。澎湃新闻统计发现,莫迪从抵达天津到离开,其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大概25条涉及上合峰会的帖文,其中大部分是与各国领导人会晤或互动的照片。
9月1日,莫迪还分享了峰会现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热情拥抱和握手交谈的照片,而在另一个帖文中写道:天津的互动还在继续,配图是中俄印三国领导人一同交谈和并肩而行的照片。
2025年9月1日,天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印度总理莫迪在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上出席集体合影。视觉中国 图
在随后举行的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莫迪在发言中提及了上合组织的韧性,赞赏通过上合组织区域反恐怖机构((RATS)取得的进展,以及在促进经济互联互通和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努力,但强调互联互通必须尊重主权。
上午的大会结束后,莫迪和普京在主会场同乘一辆汽车前往酒店举行双边会晤。澎湃新闻了解到,两国领导人在车上交谈了近一个小时。
在双边会晤中,莫迪表示,在困难时期,印度和俄罗斯并肩作战,定期的高层互动反映了特殊伙伴关系的深度,两国密切的沟通对于全球稳定至关重要。莫迪还表示,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采取行动,结束战争。
普京在会晤中指出,印俄建立特殊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即将到来,此次双边会晤有望进一步加强两国多方面关系。
显然,莫迪希望通过上合峰会这个场合展现“印度作为大国”的存在感以及推进与一些国家的双边关系。
2017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峰会上,印度与巴基斯坦同步获批成为正式上合组织成员国。但一直以来,印度都因在具体议题上与一些上合组织成员国存在分歧而被视为某种特殊的存在,而此次莫迪来华并出席上合天津峰会被各方普遍视为某种“态度的转变”。
《印度时报》8月31日刊文指出,鉴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印美关系的突然下滑,这次访问变得更加重要。BBC称,这些征税可能会给印度的出口部门及其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留下持久的创伤。
过去十余年,印度与西方关系尤其是美印关系不断深化,加上上合组织的特性,印度并不重视上合组织的重要性,但如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美印关系可能“生变”的背景,印度似乎正重新评估上合组织。BBC刊文认为,分析人士表示,新德里与华盛顿关系的下滑促使印度重新发现上合组织的效用。
印度国际新闻社8月31日报道称,此次上合天津峰会对印度非常重要,因为其召开时间在美国对印度部分输美商品征收50%关税之后。
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通知,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0时起,美国对自印度进口商品征收的25%惩罚性关税生效。当前,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已增至50%。法新社称,特朗普最新的关税举措导致美印关系紧张。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当地时间8月29日在首次公开讲话中对美国加征关税进行了回应,称印度不会“屈服”,而是专注于开拓新市场。
此次上合天津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被视为深化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机遇。2024年,上合组织完成第三次扩员,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的“上合组织大家庭”,如今,上合组织成员国人口占全球近一半,陆地面积和经济总量约占世界1/4,上合组织成为全球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不光是贸易领域的保护主义,国际局势的大变动也是促使印度重新审视上合的重要因素。”复旦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斌向澎湃新闻分析指出。
(澎湃新闻记者许振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