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专访文华奖获得者赵文瑄:感谢莫言老师写了这么精彩的剧本,演得很过瘾

11月4日晚,第十八届文华奖获奖名单揭晓。演员赵文瑄凭借在话剧《鳄鱼》中对单无惮一角的深刻诠释,荣获文华表演奖。这打破了该奖项有史以来的一项纪录——首位中国台湾地区演员获此殊荣。话剧《鳄鱼》由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创演,作为民营剧团参赛并获奖,同样创造了历史。

resize,w 1024

赵文瑄手捧文华奖奖杯和证书

文华奖自1991年设立以来,一直是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由文化部主办,代表着专业舞台艺术的政府最高肯定。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于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在山城重庆举行,吸引了全国众多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与角逐。

resize,w 1024

演员赵文瑄在话剧《鳄鱼》中饰演单无惮

11月5日午后,赵文瑄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休息室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电话专访。谈及获奖,他谦逊地表示:“心里就只有感谢,首先要感谢莫言老师写了这么精彩的剧本,让我们演得很过瘾。从去年首演至今60场下来,虽然每一场都演得很累,而且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要不然真是撑不下来。”

话剧《鳄鱼》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获奖后创作的首部话剧,七万字,但构思长达十余年,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长篇剧作。赵文瑄告诉记者“自己早就看过莫言老师的作品”,“那个年代,我们在台湾地区是看不到大陆电影的。我是在新加坡看的,看的第一部大陆的电影就是《红高粱》。当时我还是华航的空乘,是有点偷偷摸摸地去看呢。”这次观影也成为他早期接触内地文艺作品的重要记忆。

resize,w 1024

话剧《鳄鱼》巡演上海站海报

从《红玫瑰白玫瑰》到《鳄鱼》,“我在这里特别开心”

赵文瑄与《鳄鱼》的结缘,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是其与内地演艺界三十年深厚业缘的积累与延续。1992年,因一口流利的英语被李安导演发掘出演《喜宴》后,这位前空乘人员正式踏入演艺圈。而真正让他与大陆结下不解之缘的,是1994年受邀赴上海拍摄关锦鹏导演的电影《红玫瑰白玫瑰》。

resize,w 1024

《红玫瑰白玫瑰》,叶玉卿和赵文瑄

“我第一次来大陆拍电影,就是跟上影厂合作,”赵文瑄回忆道,“这里工作人员的专业态度,还有整个剧组的规模,都是非常完整的,就像我在美国拍《喜宴》时好莱坞的Studio一样。”高度专业的制作环境给他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紧接着,1996年他又参与了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雷雨》,“也是这样的规模,就让我觉得真棒。演员在片场会有一种特别的安全感,而且在拍摄的时候,我就知道出来的会是一个精品。”

resize,w 1024

《雷雨》剧照,王姬和赵文瑄

“我很喜欢这边的环境跟创作氛围,当年还有港台的同行问我怎么那么爱在大陆拍戏,多苦啊。我说不会,我在这里特别开心。”赵文瑄介绍说,后来因为代言一家大陆的西服品牌,“都代言了二十几年了,我也早已定居在浙江宁波,所以基本就是在大陆发展(个人演艺事业),这里等于就是我的家。我也完完全全见证了90年代到现在的大陆的飞速进步跟变化。”

这三十年的亲历与观察,这份对祖国大陆的熟稔和感情,不仅是赵文瑄个人生活的现实轨迹,也为其理解社会变迁、人性复杂提供了丰厚的积淀,成为他此次塑造单无惮,这一深度扎根于特定时代背景角色的重要养分。

首演话剧,在导演引导与同行切磋中“破壳”

尽管影视作品众多,《鳄鱼》却是赵文瑄真正意义上的话剧首秀。“这真的是我第一次演话剧。之前在台湾地区我演过歌舞剧,难度和话剧还是不一样的。”他直言不讳打动自己接受挑战的,除了莫言剧本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该剧导演、央华戏剧艺术总监王可然的诚意相邀。“可然老师的赏识,让我很感动。我抱着一种非常开放的心情投入排练,也主动抛开了过往的影视表演经验。在排练厅,我就听导演的。”

resize,w 1024

2024年年初,王可然导演在《鳄鱼》创作会现场

“这次的合作过程中,我慢慢发觉可然非常了解演员,他非常了解演员的心态,也非常能掌握人性。其实导演对演员的指导方式都不一样,特别能照顾到演员的自尊心,在这方面,他做得最好了。”赵文瑄回忆说,唯独有一次,王可然对他说,“你太善良了,要去体会人性深处极致的恶。”

对于赵文瑄担心的口音问题,王可然也给予了极大的包容和鼓励。“他就说,你把字讲清楚就好,把句子讲清楚就好,每个人有自己讲话的特色跟节奏,谁说我们大家讲话都要是一个腔调?都要是话剧腔?真诚地把台词讲出来就好。”赵文瑄跟记者打趣道,“哎,我讲着讲着,是不是也没有什么‘港台腔’了,对不对?”

与内地资深演员的合作也让赵文瑄获益匪浅。他特别提到在剧中饰演其妻巧玲的凯丽,“凯丽老师在台词处理方面真的有她独到的功夫。比如有句台词,我说‘再见,不要再见了’,我就这样子很丧气地说了这句话。凯丽老师在排练现场就给我提示说要再强烈一点,‘再见!再见了!’这样配合音乐起来,就会造成一种更大的戏剧张力。我试了一次,果然效果就好很多。”

resize,w 1024

《鳄鱼》剧照,张凯丽和赵文瑄

65岁挑战高强度巡演,“想想都佩服自己”

正如剧评家暨该剧演员李龙吟在《学习莫言〈鳄鱼〉的剧作技巧》一文中所分析的,《鳄鱼》剧本在结构上极具巧思:故事地点,设定在美国大湾区的一座私人别墅内,且一景到底;时间背景,设定在2005年至2015年,“2005年前后,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比效快的时期,也是欲望较猖獗的时期,现在揭露出来的相当多的贪腐案都和那个时候有关。而从2012年十八大开始,中国迅猛加大反腐力度。2015年,外逃贪官惶惶不可终日,走上绝路。”

李龙吟继而写道,剧中人物围绕主角单无惮,可谓“生旦净末丑,政商文媒学,行当齐全”,是一幅生动的“群丑图”。而核心意象——一条随着鱼缸变大而不断生长的鳄鱼,则成为欲望最直接的隐喻。“整个故事,没说一句鳄鱼和贪官的关系,但在讲述养鳄鱼和场上所有人的关系时,‘现形记’昭然若揭。”

赵文瑄需要在舞台上具象化这种欲望的膨胀与吞噬。在结局高潮部分,单无惮与鳄鱼对峙,念出点睛之笔的台词:“鳄鱼君,我养了你十年,眼见着你从一条三十厘米长的小爬虫,长成了一条四米长的庞然大物。原来我可以轻松地捏死你,现在你可以轻松地吃掉我,你就是我的欲望,我的欲望就是你……”他以颤抖的声线与空洞的眼神,将角色被自身欲望彻底反噬的绝望与醒悟演绎得淋漓尽致。

resize,w 1024

2024年5月3日,由莫言编剧、王可然执导的话剧《鳄鱼》在江苏苏州湾大剧院举行首演

从去年首演至今,超六十场的巡演,是对演员巨大的考验。赵文瑄分享了心得体会:“这既是个脑力活儿,有那么多台词要背,也是个体力活儿。我的饮食还有睡眠都要调整到最佳状态,要不然第二天上台的时候,精神稍稍一不济,口齿就不清了,而且有时候脑子会断片儿,这很可怕。大概有好几次,就那么两秒钟,我好像是忘词了,那两秒钟就像两分钟那么长。”

“我日常也有运动锻炼的习惯,但在演出期间,我是前一天锻炼,第二天就一定要休息。在正式开演前的两个半小时,我就会把这餐饭搞掂,这样上台既不会晕碳,也不会肚子饿喽。”赵文瑄“抱怨”道,“演这部戏我必须在情绪饱满的状态不断地输出。有时候一连战(巡演)三个城市,我都65岁了,想想都佩服自己,我是怎么撑下来的?!(笑)”

巡演中也有难忘的闪光时刻。他特别提到今年5月在河南安阳的一场下午两点半开启的演出。“我是第一次在这个时间上台,现在都有点后怕,这平常是我睡午觉的时间。没想到那一场恰恰是我演得最精彩的,真的是酣畅淋漓。以前演出,我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嘴型跟咬字,但那天(台词)就好像从我肺腑里面冒出来似的。而且台下的观众们也特别热情。”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