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伦的下午三点,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一阵猛烈的暴雨毫无预兆地倾泻而下,湿热被暴雨切开,雨点猛烈敲击着会场的屋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空气中的紧张似乎更加明显。
在这届承载“巴黎协定十周年”象征意义的 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 上,一个事实成为所有人的低语背景——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没有派出官方代表团参会。
就在这样的氛围里,美国前气候特使、《巴黎协定》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托德·斯特恩出现在大会现场。他以“America Is All In”——一个由美国地方政府、企业与大学组成的气候联盟的代表身份来到贝伦,而非代表美国联邦政府。他的到来,使得雨幕下的贝伦多了一层国际政治的深意。

斯特恩在COP30大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专访。
在紧张的会议间隙,斯特恩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并对美国缺席的后果、中美合作的裂缝、世界是否正在失去1.5℃、能源转型的未来、巴黎协定的遗憾,以及今年COP30 是否还能达成突破作出了直截了当的判断。
以下为专访全文
美国缺席:外交真空与地方力量的补位
澎湃新闻:大家都在讨论“房间里的大象”——这是美国第一次没有派出官方代表团参加气候大会。但您仍然来了,虽然不是官方身份。为什么决定来?
斯特恩:很简单。我过去参加过不少COP大会,像巴库、迪拜、埃及等地,但其实今年我原本并没打算来。后来,“America Is All In” 的同事找到我,他们希望我作为资深人士加入团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它是当年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出现的“We Are Still In”的延续与升级。如今,它代表美国各州州长、市长、企业、大学等一大批支持气候行动的地方力量。
这个联盟覆盖了美国 66% 的人口和 75% 的 GDP,是美国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他们邀请我来,我也觉得很有意义,于是就来了。
澎湃新闻:那么,您如何解读美国政府此次缺席所传递的信号?您刚才提到的民间力量,是否真的能够填补官方缺席的空白?
斯特恩:民间力量确实在支撑美国的气候行动。但必须坦率说,在国家层面没有领导力,这是坏事,很严重,也造成很大问题。美国无法像以前那样在国际层面参与、领导或协调。
但另一方面,美国国内仍有一大批关键行动者:加州州长纽森、伊利诺伊州长普立兹克,以及24 位州长、众多市长和企业领袖,他们在尽其所能推动减排。
虽然这不如美国总统亲自参与那样有力量,但仍然非常重要,也足够向世界展示:美国并没有放弃气候行动,美国仍然“all in”。
而且,私人部门仍在全速前进,美国的创新文化仍然推动着大量新技术和新企业发展。这些企业无法因为总统不喜欢气候议题就停下——全球竞争不会等他们。
澎湃新闻:很多美国媒体都在讨论中美的“绿色竞争”——认为中国在绿色能源转型中正赢得优势,而美国在当前政府的政策下正在落后。您如何看?
斯特恩:毫无疑问,中国在前面。中国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的努力是令人惊叹的、世界第一的。这大体上是一件好事。
拜登政府也曾强烈支持气候行动,同时也推动重建美国的供应链,不再完全依赖中国。但现在拜登离任了,特朗普上台了,这些努力就停下了。但即便拜登仍在任,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在能源转型速度上超过中国。中国做得非常好。
当然,美国还是希望能够在供应链上建立更多自主能力。同时,美国仍然有大量初创企业和技术创新,这些都很重要。
澎湃新闻:让我们来谈谈中美合作。您曾是中美气候合作的关键人物。今天,中美合作的基础是否已被削弱?双方还在哪些领域能继续务实合作?
斯特恩:我必须实话实说:在特朗普政府下,中美不可能在国家层面进行气候合作。因为特朗普不相信气候变化。但在地方层面——州长、市长、企业界等 ——仍有合作空间。例如 “America Is All In”就在与中国伙伴交流。我明天也会和中国朋友会面。
澎湃新闻:有谈判者在会场告诉我,如果没有美国,发达国家在许多议题上例如气候融资等议题上“没有领袖”。对这种说法,您怎么回应?
斯特恩:我同意。美国在场非常重要,一直如此。坦率讲,如果美国不在场,像欧盟这样的合作机制力量会被削弱。七年前我就说过,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我当时确实是这样认为的,现在很多人依旧这样认为。
只能希望(美国缺席的)这种状态不要持续太久。
“成功的COP”的三点目标
澎湃新闻:如果我们希望 COP30 成为一个“成功的 COP”,今年必须完成什么?
斯特恩:我认为至少有几件事非常重要:
第一,国家自主贡献(NDC) 必须得到更强烈的政治推动。许多国家都没有达到足够的雄心。我赞同应在(COP30的)最终文本中明确指出“需要做得更多”。
第二,必须维护迪拜 COP28 的关键成果:能效翻倍;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三倍;在 2050年前有效地逐步退出化石燃料。一些国家试图淡化甚至“埋掉”化石燃料退出的部分,但这非常重要。我同意卢拉总统的态度:必须坚持这一点。
第三,气候融资必须推进。我对巴西政府主导的“财政部长圆桌会议”印象深刻。他们把财政部长带入气候议题,和国际机构、私营部门合作,形成了一份重要报告,也借鉴了印度、印尼 G20 的经验。
澎湃新闻:您相信美国会回到气候外交舞台上吗?
斯特恩:我相信。在下一次总统选举之后,美国会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