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末将接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以及一系列欧亚地区领导人。这次峰会旨在推动一个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
法新社报道指,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将于周日至周一在天津举行,各国领导人将从周六开始陆续抵达。此次会议将开启一系列重要活动,其中包括中国将在周三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式,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以展示其军事实力。
周四,北京方面宣布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将出席此次阅兵。
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和土耳其总统和埃尔多安、印度总理莫迪等总计约20位领导人都将出席本届峰会。上合组织由10个成员国组成,并拥有多个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该组织成立于2001年,旨在抗衡西方组织,并加强政治、安全、反恐和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中国和俄罗斯分别在台湾和乌克兰问题上都面临西方的敌意,两国都将上合组织视为巩固自身影响力的舞台。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研究员莉兹·李(Lizzi Lee)警告称,不应对此次峰会期待过高的实质性成果。
她告诉法新社:“上合组织奉行共识机制,当成员国在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时,例如印度与巴基斯坦,或者中国与印度,这必然会限制其雄心。”
她补充说,北京更希望通过此次峰会展示其能够汇集各种不同的领导人,以此表明全球治理“并非由西方主导”。
在介绍此次峰会时,中国谴责了“霸权主义”,暗指美国,并将上合组织塑造成在世界动荡面前的“稳定”灯塔。
乌克兰的阴影
普京的此次来访正值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外交努力陷入僵局之际。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迪伦·罗(Dylan Loh)认为,普京可能试图在天津获得非西方伙伴的支持,以宣传他对冲突的看法和“公正结果”应有的样子。
乌克兰问题有望在峰会期间的双边会谈中进行讨论。
法新社引述莉兹·李指出:“普京的出席将使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讨论,但这个议题不会成为核心,因为上合组织会避免那些会分裂成员国的议题,而乌克兰问题正是其中之一。”
她提醒世人,普京将借此机会展示他“并未被孤立,通过重申与习近平的伙伴关系,并维持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可见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是印度总理莫迪的到访,这是他自2018年以来首次访问中国。
此次访问恰逢美国对印度的出口商品征收新一轮关税之后,这被视为华盛顿对新德里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报复。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南亚地区展开了影响力竞争。2020年,两国边境曾发生致命军事冲突。
但双方关系自去年10月开始解冻,当时莫迪和习近平在俄罗斯举行的一次峰会上进行了五年来的首次会晤。
日本创价大学东亚问题专家林泰卫(Lim Tai Wei,音译)表示:“中国将尽其所能拉拢印度,特别会利用新德里与华盛顿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
中印两国最近宣布恢复直航,重启关于有争议边界的讨论,恢复发放旅游签证,并加强贸易往来。
但林泰卫警告说,双方分歧依然存在。周四,在北京公布的将出席9月3日阅兵的外国领导人名单中,莫迪并未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