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针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行政命令,在现有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星期日(2月2日)先后回应,称中方对美方此举“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向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白宫在当地时间2月1日晚间发布事实清单,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
新闻稿称,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基础上,直面问题,坦诚对话,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以“答记者问”的方式称,中方一贯立场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并称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的国家之一,2019就应美方请求,成为全球第一个正式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中美禁毒合作取得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
文中强调,加征关税不具建设性,势必损害双方禁毒合作,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作法。
加关税绝非不痛不痒 中国博主叹: 特朗普这招比较狠
在微博上,#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话题一度高居热搜榜第二名,截至星期日下午,阅读量已超过6100万次。
拥有681万粉丝的黑龙江军事博主“科罗廖夫”发文称,美国加关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商品涨价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必定会推高通胀。但同时“对中国也不可能像一些人轻描淡写的不痛不痒”。他说:“特朗普这招是比较狠的”。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则发文称,中国经济界无须惊慌,尽管从事对美出口业务的公司会历经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多数中国厂商早已未雨绸缪,做了大量准备。他相信“最终给自己招麻烦并付出代价的将是美国自己”。
李恒青:对比前次美中贸易战,中国回应放软
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在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说,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响应,对比2018年首次面对美中贸易战时,习近平强调“以牙还牙”,并祭出对等关税报复的态度,口气听来“非常的软”。
李恒青认为,中方所谓“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实为示弱的借口,因为众所周知,世贸组织对于包括美、日、欧盟联合起诉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等案件,最终都是无疾而终,毫无约束力,可说早已名存实亡。
在他看来,特朗普在原有基础上对中国商品先加征10%关税,而非直接加到选前说过的60%,只是“起手式”,目的是要逼中国坐上谈判桌。
除了关税,中国还面临美国国会上个月提出的撤销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的《 恢复贸易公平法案》(Restoring Trade Fairness Act),以及许多国家虎视眈眈,想要取代中国对美出口的地位,回旋空间十分有限。
李恒青说:“中国整体外贸形势,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状况,何况中国现在产能过剩,急需扩大出口,而不能大量的缩减,缩减太大了,以后就业压力就更大。一环扣一环,都是中国政府这么多年来作茧自缚的结果,目前看没有解药。”
宋忠平:特朗普以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不利于中国
香港宣沅科技交流中心国际问题专家宋忠平则认为,面对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势必会采取反制措施,但特朗普对中国加税的幅度有限,也显示他希望中美关系有续发展,而非恶性竞争。
此外宋忠平表示,特朗普同时威胁要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这也可能是留了一手,要强化美国的贸易壁垒,最终目的,都是要鼓励美国制造业回流,因此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
宋忠平对美国之音说:“长期来看,特朗普就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实心化,产业回流,摆脱对中国产业链的过度依赖。如果他一意孤行这么做下去的话,特朗普的这个目标或许是可以实现。”
叶耀元:中国恐难响应美国新一轮关税战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叶耀元同样认为,特朗普加税的动机,明显是要迫使中国展开谈判,平衡两国贸易逆差。
问题是,美中贸易逆差的现况,有相当程度,来自双方在制度上的差异。特朗普希望获得更公平的竞争关系,但对中共而言,这将迫使中国经济更加走向改革开放,其结果甚至可能危及中共统治合法性,因此“习近平当然不愿意这样干”。
叶耀元告诉美国之音:“说实话,(中国政府)他也不知道怎么回应,因为他(特朗普)要你软下来,中国共产党就是最爱面子的政党,他不能软下来。不管是为了内在的面子,或国际上的形象,他就是要跟你硬着冲,到头来就会变成说两边现在都是一个死局。”
叶耀元指出,比起关税再加10%,更令中国政府担忧的是美国对墨西哥产品加征关税,因为很多从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其实都是在当地转口“贴牌”的中国货,因此也会对中国形成制裁。
此外,随着特朗普不断加征关税,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的毛利率势必降低,最后变成“赔本生意”,这也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叶耀元认为,虽然中方经常警告,加征关税的成本将会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但实际上,多数输往美国的民生消费品,早在第一次美中贸易战以来,就已经转往第三地生产。因此加税的结果,恐怕只会加快美国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放弃中国产品。
更值得观察的是,过去中国面对美中贸易谈判,还有美国前总统拜登(Joe Biden)要求阻止芬太尼输美,惯用“以拖待变”的方式,但这次特朗普就职仅11天就签署加征关税的行政命令,其速度之快,将更加考验中方如何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