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航空公司上半年虽较去年同期收窄亏损,但仍深陷亏损泥潭。最新财报显示,过剩运力与低票价继续压制业绩,凸显行业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的脆弱性。
路透社报道,中国国际航空上半年净亏损18亿元人民币(约2.5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8亿元亏损收窄35%。总部位于广州的中国南方航空同期亏损15亿元,较2024年同期42.1亿元的亏损大幅收窄64%。
两家公司均将亏损归因于供需失衡、旅客对价格更加敏感,以及来自高速铁路日益激烈的竞争。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及高端国际航线恢复缓慢也对收入造成拖累。
国际运力已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93%,但分析人士指出,航线收益率依然偏低。
总部位于美国的独立航空分析师李涵明表示,中国三大航下半年仍将面临挑战:“根本性问题并未解决。由于缺乏远程洲际航班,尤其是北美航线,中国国内和亚太地区短途航线上出现严重运力过剩和激烈竞争。”
与全球主要航企多数已恢复盈利相比,中国“三大航”仍持续亏损,成为全球航空业疫后复苏中的“落后者”。
中国东方航空将于周五(8月29日)公布财报。该公司上月发布预亏公告,预计上半年亏损在12亿至16亿元之间,较去年同期的27.7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东航近期还遭遇管理层风波。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今年6月宣布,对东航前董事长刘绍勇进行“严重违纪违法”调查,未披露具体细节。东航未就此发表评论。
刘绍勇2009年至2022年担任东航董事长,其任内曾发生2022年3月的MU5735空难,造成132人遇难。中国民航局迄今尚未公布事故最终调查报告,引发外界对航空业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