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路透社发自北京与新加波电稿指出,每到傍晚,北京北园大酒店的员工就会搭起街边摊位,售卖新鲜烹制的美食。他们试图以此弥补因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削减差旅、会议和宴会开支而导致的室内营收下滑。
据该酒店销售总监徐安文(音译)对路透社表示,她需要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她解释道:“如今,不是你降价或打折,人们就会来——他们根本就不来了。”
按照这些酒店的社交媒体和中国新闻网站的信息,北园大酒店只是近几周来全国范围内至少15家高端酒店在户外“摆摊”卖餐食中的一员。酒店员工表示,它们的销售额受到了消费者需求疲软、企业和官方差旅预算削减以及宴会预订不足的冲击。
徐安文说,北京今年早些时候为加强公职人员和党员的节俭和纪律而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大型聚餐和限制饮酒,也损害了酒店业务。
路透社援引分析师表示,酒店“摆摊”是又一个迹象,表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通货紧缩压力有固化的风险。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制造业和出口,而非消费。
7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同比持平。
路透社续引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施何灵表示:“这些高端餐饮场所,特别是五星级酒店,正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调整以求生存。”
“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目前正面临相当显著的通货紧缩风险。”
分析师还提到,3元人民币(约合0.40美元)的早餐和超市提供的限时抢购也是通缩的迹象。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9%,低于5月的5.9%。根据政府数据,2025年上半年,北京住宿业利润同比下降92.9%。
北京大都会酒店(Grand Metropark Hotel)的员工郑伟表示,酒店的餐饮业务“面临相当大的压力”。这家酒店从7月10日开始在街边卖餐食。郑伟补充说:“许多酒店都采取了户外销售等方式来增加收入。”他指出,酒店每天靠卖红烧鸭、炖鱼和小龙虾等,可以额外赚取数千元。
北园大酒店的徐安文说,他们户外最畅销的是酒店的招牌菜脆皮烤乳鸽,每只售价38元人民币(约合5.29美元),而在室内菜单上则为58元。
自7月28日开业以来,这个摊位每天能卖出约130只乳鸽,而之前每天大约卖80只。
徐安文说,在短短几个月内,私人包间的使用率已从爆满降至约三分之一,室内人均消费也减半至100-150元左右。
她补充说,户外摊位的利润率为10%至15%,她表示这比普通餐饮商家的利润率要好,但仍不足以完全弥补室内业务的下滑。
“犹豫不决”的消费者
研究咨询公司 ApertureChina 的创始人蒋雅玲(音译)表示,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持续追求性价比和新奇”,但在高端消费方面则“犹豫不决”。
一位购买了叉烧肉的顾客陈七(音译)表示,他理解北园大酒店的举措,并补充说,他自己也比过去更少入住高档酒店。
这位在附近从事金融工作、名叫陈七的顾客说:“主要原因是人们收入不够。”
根据社交媒体账户显示,其他采取街头小吃策略的酒店还包括重庆JW万豪酒店和武汉富力希尔顿酒店。富力希尔顿酒店对此未予置评,而万豪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酒店从下午5点到6点在户外销售菜品,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重庆的五星级酒店“丽笙酒店”(River & Holiday Hotel)表示,自上个月在其停车场设立餐车后,其日收入从几千元激增至6万元。该酒店的营销和销售经理沈秋雅(音译)驳斥了网上关于这种做法会损害品牌价值的批评。
沈秋雅说:“今年每个行业都面临困难。生存是最重要的。面子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