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为什么镜子里看比照片好看?哪一个才接近于别人眼中的自己?

回答较长,建议点赞、收藏后阅读

严格意义上来说:镜子和照片都不是真实的你

但相对来说镜子比照片更接近于别人眼里的自己

来看看镜子的成像原理:“光照到人体身上然后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会将完整地将“折射光”反射到人眼球里面的视网膜上,

所以平面镜的成像会更接近于“真实”的物体…

v2 129d903e0784f19c191d6bb62eb42bd5 720w
图源:@ 科学辟谣

这种成像其实就是“对现实的映射”,可以完整地还原了事物,不仅平面镜是这样子成像的只要是可以反射光的东西比如水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水里面的物体和水上面的一模一样

v2 373aac789a00cc0f7de6c0ce34fd0ccc 720w
图源:网络

“镜面成像”很真实吧?但这还不足以让你觉得镜子里面的自己更好看,还需要几个原理去解释:

“熟悉感会让我们更偏爱镜子里面的自己”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很少会说对着手机&相机镜头刷牙、洗脸、挤痘痘或者是化妆的吧?我们都是“通过镜子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

既然我们是通过镜子来认识现实中的自己的,所以镜子在里面的“你”会更加熟悉,你也就自然而然更喜爱这种状态下“你”

这种心理学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也可以叫做“多看效应”!

v2 bb9d5286e898fc26bc001b8086af7954 720w

“比起静态的图片我们更喜欢动态的自己”

我们大脑在看镜子的时候使用的是“动态视觉”,这种视觉很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习惯,

因为大脑处理“人像”是综合面部特征以及每个面部角度形成的“抽象模型”。

但看照片就很反直觉了,照片是“定格住”的只能看到一部分的我们,所以我们的大脑会下意识的觉得静态的我们(照片)没有动态的我们(镜子)生动形象、好看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冻脸效应”。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苹果手机里面的实况照片会比静态情况下的你更好看。

v2 f42c2832ac7f434797795796772264fd 720w
图源:网络

要想更好地理解大脑这种“处理图像”的方式,不妨来做个实验:观察下面的两组图片

第一组:你会发现“倒置”的脸看起来好像都正常

前方高能预警,非战斗人员请火速撤离…

v2 e9f386be746ef5e0ac4bb56c3edb5fe2 720w
v2 23d4c5bf5f26bdf62b1f20ec39c7e684 720w
v2 997f9104eaba7ff748a3c071e8216816 720w
v2 b70fbac594f80ccbb22a980c0ca2bee4 720w

但如果我把她们都“复位”了,你就会发现她们的脸其实并不是正常的状态,还有一张重叠的脸。

v2 2eced6b9448b6fc670c8cf2b9b53d963 720w
图源:网络

再看第二组:我们会下意识的觉得两张脸样子都是一样的,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持续高能预警,请拿好手机…

v2 b6ba421a7cfb11e62e542d74b84280c8 720w
图源:网络

但如果我将这组照片倒过来以后你们就会发现,右边这张脸其实很怪异并不像左边的脸。

v2 fb5d27f3181659c592e58920226d61da 720w
图源:网络

这种现象叫做“撒切尔效应”,也叫作“面孔倒置效应”,这个实验证明:我们之所以发现不了“重叠的眼睛和嘴”是因为我们大脑加工面孔时采用的是“快速的整体加工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大脑的图像加工方式是“抓取熟悉的事物然后快速的整合成一个形象”,

并且这是个“动态和整体性的过程”,

但当我们静态的去观察图片时,我们的大脑无法快速抓取整体就只会看到我们自身局部的缺陷,

甚至还会放大我们的一些“缺陷”,

比如我们面部的缺点:脸部不对称、大小眼...

就拿脸部不对称来说其实没有多少人的脸部是完全对称的,用半边脸拼一下就能看出问题,除非你是“完全对称”的否则拼凑不出原本的脸蛋。

v2 acdeb21066aca15ba3c9678b38fda795 720w

在相机下你会发现这个问题特别明显!

水果不是出了个“镜面翻转”的设置吗,可以试着还原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哦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v2 af26e222bf9a3033b1145483b28791e0 720w
图源:网络

除此以外!

还有不自然的表情、僵硬的动作等等一系列问题。

v2 0da8f0aa2d3090daadebffec167522a8 720w
图源:网络

实际上你在照镜子的时候依旧会存在这些问题!

但照镜子的时候是处于“动态捕捉”的,大脑就会下意识忽略掉这些问题,并且“多方位地组合出一个形象”将其还原成一个看起来更加“好看”的你。

换句话说:大脑其实就是个更加牛逼的“AI 图像生成器”,但它需要在“动态情况下”在收集数据。

v2 4e904f81f7e99bb449f13916357b4531 720w
图源:网络

看到这里不妨先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观点并且用“点赞”的形式投票这个观点。

让我知道有多少人是有深度思考过的…

整理好思绪接下来就要进入更加关键的“知识点”,到底为什么照片看起来不够真实、不好看?

照片不真实的原因:镜头“畸变”

照片不真实的原因是因为镜头会发生的“畸变”!

“畸变”的意思是指:近距离拍摄物体时,物体靠近镜头边缘导致物体被镜头拉伸变形的过程。

下面这个女孩的左边这个手掌靠近“镜头边缘”导致的这个变形就是畸变,当她的手掌远离了镜头边缘以后看起来就会恢复正常。

v2 e3cbc588d78a25f5682d595b2b2b24c3 720w

这种“畸变”会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手机前置自拍和广角镜头”

“手机前置”自拍情况下通常会造成我们的鼻子和脸变得特别大,耳朵部分整体消失,

照相馆拍的肖像照看起来就会更加自然一点。

v2 639681d8bfa03bcbfb8908b593312f74 720w
图源:网络

貌美如花的冰冰姐在自拍情况下都会看起来“有点变形”,但在他拍情况下就还原了美貌。

v2 500bdd70d03ffd0aeb82ba7001353066 720w
图源:网络

手机的广角镜头也会导致“畸变”,下面是用水果 13Mini 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

能明显看出人像在靠近镜头边缘的地方会有很严重的拉伸感,这在生活中也是特别常见的。

毕竟现在大家的手机镜头都跟“浴霸”一样,不仅数量多还都自带广角功能…

v2 915743a0ec937efe8dd661ba9e7adb23 720w
图源:网络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多人一起自拍的时候,也能明显看出广角镜头下的“畸变”:比如下面右边这张照片里面的人头和五官都变形了。

v2 635ca4e5f03410f455112c1ac9d13197 720w
图源:@ HawkWang

手机镜头的“畸变”有时候还会达到离谱的程度,

“你的 18 岁和别人的好像不一样系列”...

v2 7da23d67b5d1768968b2b997fc9dee8d 720w
图源:网络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就是:当拍摄时让脸不要那么靠近镜头边缘,身体也尽量离手机远一点。

这样看来非主流时期的 45 度角拍照是对的...

v2 b478ae870b18b86b0fddb66be134bb79 720w
图源:网络

“相机镜头靠太近”

下面这个照片是由相机拍摄!

仔细观察左下角白色衣服和右下角红色衣服的小男孩,都有“畸变”的痕迹。

原因是因为他们更靠近镜头的边缘。

v2 21e3572428712b6ea05ce42c18662fb0 720w
图源:@ HawkWang

“焦距小”

从不同焦距拍摄的图片里可以看出:

相机焦距越小,造成的“畸变越明显”

因为“焦距越小”主体就越近,这个时候靠近镜头的地方就会被镜头放大比如鼻子和脸,而远离镜头的边缘就会缩小比如耳朵部分。

而当“焦距变大”时,主体远了立体感减弱五官也被“压扁”了这种情况下就不容易引起“畸变”了。

这一种“畸变”和手机自拍&广角镜头下的很类似,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自拍时看起来脸部那么大,肖像看起来却会比较自然的原因所在…

v2 78b064119d61e9691b4b7ee68e2b458b 720w
图源:网络

我举个更明显的例子:下面从 14mm 到 24mm 这个焦距小姐姐的背景和她面部“畸变”就很严重,

但后面慢慢随着“焦距变大”,人像和背景的畸变就开始变得没有那么明显了。

v2 6e785bde72cc8b2832dcf1333493976a 720w
图源:@ canon.com

佳能在实验中得出:50-70mm 左右的拍出来的人“最好看”。这个焦距的人像“畸变”也比较小,

比较还原“你的美貌”!

但也不是焦距越大越好!本身我们的五官不是很立体的情况下,“焦距越大”就会越让人脸看起来特别平坦没有立体感,而且会显得脸胖、脸大。

比如小姐姐 400mm 时的样子。

v2 84e09f42989a998390e62b2bea79d460 720w
图源:网络

综上所述要想人像拍起来更好看:

相机应该选择 50~70mm 左右的焦距 + 适当的远离镜头的距离,

如果是手机拍摄尽量把人放到居中的位置而不是靠近镜头边缘的位置,

最后总结一下“那个你更接近于别人眼中的你”:镜面>长焦镜头>手机后摄>手机前摄。


v2 64b8deba60e77757fd3f46cbf48900a5 720w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