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9月24日)宣布了中国新的气候承诺,表示到2035年将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当前水平基础上削减7%至10%。习近平并指出,中国的排放峰值可能最早在今年出现。法新社称:尽管7%至10%的减排幅度远低于专家认为应对全球变暖所需的力度,但这一表态显示北京愿意继续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并参与气候多边合作。
法新社报道,习近平周三通过视频在联合国小型气候峰会上宣布:“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习近平并指出,中国的排放峰值尚未确定,但可能在今年就会出现。
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尽管有些国家在逆势而行,但国际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是中国首次在中短期内提出明确的减排数字。此前,北京的承诺是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凭借太阳能与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中国似乎将在2025年提前实现碳达峰。
法新社称,中国这一承诺延续了在制定气候目标时一贯的谨慎作风。尽管7%至10%的减排幅度远低于专家认为应对全球变暖所需的力度,但这一表态依然释放出信号:北京愿意继续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并参与气候多边合作。
根据习近平宣布的新目标,中国到2035年的具体承诺包括: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30%(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这一比例为12%);可再生能源:到2035年,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将较2020年增长六倍,达到3,600吉瓦(目前约1,400吉瓦);其他措施包括: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扩大中国碳交易市场规模,并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习近平表示:“这些目标体现了中国在《巴黎协定》框架下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要实现这些目标,中国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同时也需要一个开放、支持性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