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伊朗核谈判持续僵局,法国、英国和德国28日兑现此前威胁,在联合国启动针对德黑兰的“快速恢复机制”(snapback),将在30天后重新实施国际制裁。这是2015年《伊核协议》(JCPOA)达成十年来首次触发该机制。
法新社报道,组成‘E3’机制的法国、英国和德国在写给联合国安理会的信件中表示,就伊朗违反2015年订立的核协议,启动为期30天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相关进程。按照规定,这一制裁机制启动后,一系列在十年前暂停的国际制裁将自动恢复。
伊朗外交部谴责这一决定“不公正且非法”。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同样批评该举动“毫无法律依据”。而以色列则称这是“阻止伊朗核计划的重要一步”。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则表示,美国仍对与伊朗展开“直接对话”持开放态度,以寻求“和平而持久的解决方案”。
谈判停滞 与外交博弈
《伊核协议》由E3(法英德)、伊朗、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于2015年签署,原本旨在限制伊朗核计划、换取解除国际制裁。但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并重启制裁,使局势急转直下。
法英德在几周前已警告,若如果伊朗不履行承诺,将在协议条款到期前采取行动。此前6月,美以空袭伊朗核设施,更加剧了紧张局势。
三国外长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强调,早在7月他们就提出延长联合国第2231号决议及“快速恢复机制”的方案,但要求伊朗重启谈判、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查义务,并对高度浓缩铀库存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应。迄今,这些条件均未得到满足。
法国外交部长巴罗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伊朗的核升级不能再继续下去。”他并警告,约400公斤浓缩至60%的铀仍下落不明,这些原料足以制造9枚核弹头。
不过巴罗也强调,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外交终结,“未来30天仍是与伊朗对话的关键窗口期”。
三十天倒计时
法国外交消息人士称,伊朗可能会选择“加剧对抗”,但如果欧洲不采取行动,伊核问题可能彻底被排除在联合国框架之外。
德国外长瓦德普尔(Johann Wadephul)则表示,欧洲期待伊朗“全面配合IAEA”、“明确承诺与美国谈判”,并就铀库存问题提供确切信息。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抓住这30天的“机会窗口”,避免制裁重启。
然而,德黑兰方面警告称,这一决定将“严重破坏与IAEA的现有合作”。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学者法耶特(Héloïse Fayet)指出:“伊朗目前坚持极端立场,拒绝任何新增合作。如果伊朗不放弃这种立场,要在30天内实现谈判突破几乎不可能。”
根据机制安排,30天期限将于9月底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期间届满,届时数十位世界领导人将齐聚纽约,伊核问题或将成为峰会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