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26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刷新了保护区成立以来的观测纪录。
卷羽鹈鹕空中巡游。周陶冶 摄
卷羽鹈鹕数量刷新九段沙观测纪录。陈腾逸 摄
2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获悉,继1月13日在下沙东北侧发现13只、1月22日在江亚南沙发现4只之后,2月14日,九段沙中心调查人员又在下沙东北侧发现了26只卷羽鹈鹕,这是记录到卷羽鹈鹕数量最多的一次。
这些卷羽鹈鹕被发现的时候,正一字排开向调查人员乘坐的小艇飞来,如空中巡游一般,身姿矫健,渐行渐远,最后悠然降落在下沙开阔的水面上。
卷羽鹈鹕是上海水鸟中的“巨无霸”,体长达1.6米-1.8米,双翅展开时宽度超过3米,体重最多可达15公斤。虹膜浅黄色,眼睛周围有黄色裸皮,有巨大的喙和可扩大的喉囊,喉囊呈橙色或黄色。成鸟体羽灰白色,头后枕部有卷曲而散乱的冠羽,“卷羽”鹈鹕因此得名;幼鸟羽色黯淡,灰白体羽沾斑驳褐色。
卷羽鹈鹕。陈腾逸 摄
根据最新研究结果,越冬于中国东南部的卷羽鹈鹕种群数量仅160余只。连续两个月在下沙东北侧发现较大规模的卷羽鹈鹕集群,说明原生态的九段沙保护区食物充足,人为干扰少,适合卷羽鹈鹕这样的大型水鸟在此栖息停歇。
此前,2024年12月,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记录到18只卷羽鹈鹕,创下东滩保护区成立以来观测到卷羽鹈鹕数量的最高纪录。